如何让孩子意识到自己情绪,学会管控和调试情绪?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01 14:56:29

  蔡元培在谈到美育“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的作用时说:“我们每每在听了一支歌,看了一张画、一件雕刻,或是读了一首诗、一篇文章以后,常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四周的空气会变得更温柔,眼前的对象会变得更甜蜜,让孩子接触艺术对其自身对情绪的控制会有帮助。

  

艺术情商

 

  天下的父母总是希望,孩子的情绪平静而愉快,不会恐惧、伤感和狂怒,更不要喜怒无常,能心平气和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遭遇低潮会乐观地应对,容易理解别人……然而,这种情绪管理的能力,不会平白无故发生,更多的它需要老师,父母的积极引导,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情绪意识。那在建立这样的情绪意识的时候,也需要一个载体,一个平台和形式。让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步趋学会意识情绪和调试自身的情绪。

  关于艺术情商的内容,主要是借这个形式在课堂里面去体现,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说教式学习,因为这对小朋友没有意义,而是将它通过游戏的形式在课堂里面体现出来,孩子喜欢,得到的反馈也是不错的,之后再去建立他的情绪意识。但是如何让孩子能够真的在艺术道路上走下去,坚持下去,这个时候老师和家长的引导就重要。往往这个时候孩子需要一种自我激励,永不放弃的品质,告诉他一直持续下去。

  举一个例子,比如说,面对孩子,有表现的好的,成绩比较突出或是的,那么老师就应该表扬这个孩子。当他被表扬的时候,身心会作出一些反应,有情绪的体验,如果不去表扬,他可能过去了就过去了,没有去主动的觉察这种情绪。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引导他,怎么样去体会被老师表扬时的自豪感。这种自豪感会给孩子带来什么?然后把这种体验和经验沉淀,让孩子感受到来自心底的激励,并非物质能够满足,这种自我激励是较深刻较持续的,从心理学上而言是较有动力的,不会为外界所感染。关于批评,要跟孩子沟通落实到每个细节上或是每个具体的活动上,要从中去引导。比如孩子做的不好的时候,如何把这个错误和他本人的自我评价进行分离,这样孩子就会可以正确的接受批评。同时也锻炼了他的接受准则的一个心理韧性。

  在帮助孩子管理情绪的过程中,应该把握两个原则,首先是不要给情绪设限,不管是好的情绪还是坏的情绪,都应该被认同。承认自己的感觉,才能更好地接纳自己,进而接纳他人。当负面情绪出现的时候,让孩子知道,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吗,没什么大不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让课桌椅随孩子慢慢“长高”有需要吗?伊顿教育为您分析 下一篇:在母亲教育韩伯俞时从未哭过的他为何会哭?了解“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这份守候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