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玩什么呢?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01 11:15:16

  现在的孩子不管是多大,一两岁两三岁的、十来岁的。都统统抱着一个手机,这已经成为一个很常见的现象,孩子太喜欢玩手机怎么办?那就让他玩!不过玩什么得由父母来决定。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玩什么呢?

如何正确的引导孩子玩手机?让孩子在玩手机的时候玩什么呢?

1

  小优奶奶想孩子,昨天从老家过来了。下午吃饭的时候,小优趁机可怜巴巴地问我:“妈妈,咱都一个月没出去吃饭了。今天带奶奶去吃个西餐好不好?”

  我一想,正好优爸晚上加班不回家吃饭,也懒得动锅了,于是就答应了。我们娘仨转悠了半天,找了个看起来人气不错的老店,焗蜗牛、烤蔬菜、披萨……点了一堆。

  吃饱喝足后,我去结账。因为没带现金,就掏出手机问服务员:“您好,你们这用微信还是支付宝?”

  服务员微笑着跟我说:“不好意思女士,我们只收现金。”还给我指了指旁边写着“本店现金支付,敬请谅解”的牌子。

  我瞬间蒙圈了:“啊?我没带现金呀!你们这么大的店都不能用手机付款?”

  服务员不想多解释,只是仍旧很有礼貌地告诉我:“请您谅解。门口右转有ATM,您可以去取款哦!”

  看到身后还有一大串排队等着结账的,我也不好意思再跟服务员墨迹了,就匆匆跑到门外ATM取款机那里。

  一摸口袋,完蛋!卡也没带!瞬间急了一脑门子汗:小优奶奶也没带钱,优爸上班的地方老远呢!咋办?

  正当我着急时,小优跑出来找我:“妈妈,好了么?”

  “优儿,妈妈忘带卡啦,没法取钱!”

  “嗯……爸爸也从来不带钱呀,他都是用手机取的!就是用那个手机银行扫扫。”小优歪着头看着我。

  经女儿这么一提醒,我突然想起来了:可以无卡取款呀!于是一通鼓捣,终于取出钱来付账了。

  回来的路上,奶奶还跟我说:“今天可多亏了咱小优呀!你说小孩的脑袋就是灵活,手机、电脑这些玩意儿,她这么点儿年纪就懂得这么多!我就白搭,落后了,玩不明白,哈哈哈……”

  2

  小优也有个属于自己的破手机,没装卡,整天拿着玩儿,跟姥姥、表姐他们用语音聊微信什么的。

  虽然现在我们不禁止小优玩手机了,可是以前的时候,也是整天跟防贼似得,生怕孩子一碰手机就沉迷了,一碰手机视力就不好了。于是直到小优2岁多的时候,她连手机都没摸过。

  后来有一次,我带小优去朋友家,朋友家儿子正在手机上玩一个英语游戏。小优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过去了,立马甩开我的手,蹲在大哥哥旁边,眼睛直勾勾地看人家玩。

  那个时候我突然意识到:无论家长怎么防,孩子对于电子科技产品的好奇心,是不会减的!

  现在这个时代,手机、电脑作为生活的工具,跟剪刀、钳子一样,已经完全融入了我们的生活,将来也会更深刻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中。如果我们把这么一个生活的工具当成妖怪,一味禁止孩子接触,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未必是好事。

  另外,我们采用“围堵”的方式把孩子跟手机隔离开,只会激化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更浓厚,逮住机会就猛玩一通,更容易沉迷其中。那些严禁孩子玩手机的家庭,绝大多数都没起到预期的效果。

  所以,给孩子恰当的引导和规定,让孩子正确地使用手机,才是较好的办法!#p#副标题#e#

  3

  如何正确地引导孩子用手机?

  (1)视力保护

  手机对孩子视力的影响,是爸爸妈妈们较大的担忧。网上有言论甚至说“手机屏幕光线太亮,孩子玩手机一年,视力就会下降到0.2”,听起来确实很吓人。

  就此,优妈咨询了一位眼科医生朋友,他说,孩子视力受到损伤,较主要的凶手并不是手机屏幕本身,而是不良使用习惯导致的视疲劳!

  有些孩子拿着手机一玩就是几个小时,眼睛离屏幕很近,有时屋里的光线又很暗。在这样的坏习惯下,别说玩手机了,即便是看书、做手工、做事情,都会引起视疲劳。

  所以,我们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的时候,也要提前跟孩子约定好这几点:

  控制时间。每次玩手机不能过15分钟,整天累积玩手机的时间不要过1小时;

  保持良好的姿势和适当的距离。这方面的要求跟看书时一致:手机离眼睛保持在30cm左右;不要躺着、趴着玩手机。

  室内光线要充足。特别是傍晚,较好打开灯,不要在光线弱的环境下玩手机。

  (2)玩什么

  之前小优较常玩的,是一个照顾宝宝的小游戏。在游戏中,需要耐心地照顾一个小宝宝,包括喂奶瓶、擦嘴、玩玩具、换尿布等。孩子不但玩得很高兴,有次还问我:“妈妈,这个小宝宝事儿好多呀,一会饿了、一会哭了。我小时候也这样吗?”你看,孩子这么一问,不就是个很好的教育时机嘛!

  所以,在允许孩子玩手机之前,要提前下载好适合孩子玩的益智游戏、拼图儿歌等app,而不是任由孩子无节制、无选择地去玩。

  (3)家长做好示范

  我们老是抱怨孩子一玩手机就没个够,不去看书也不出去活动。可是我们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希望孩子做的这些事,我们自己就做得很好吗?

  如果家长平日里都不太出去运动,也不看书的话,我们对孩子的要求能有多少说服力呢?

  优妈语:

  手机只是个工具而已,真正影响孩子的并不是手机本身,而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如果家长的基本示范教育做不好,即便没有手机,孩子也不会主动去学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在母亲教育韩伯俞时从未哭过的他为何会哭?了解“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的这份守候  下一篇:父母是老师就应该被大家另眼相看吗?身为教师的孩子,应该怎么当才能让大家满意?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