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源>资源信息差>学校配置,这就是普高和重高之间的差距。很多人普遍认为,重高的学生更容易出漂亮的成绩,那是“学校配置”太强了。普高和重高之间的这种配置差距,才导致了普高生再努力也达不到重高生的高度。
如果你是普高生,拿到那些掌握在学霸手里的信息差,就绝对有机会靠一轮复习突破到更高阶的分数!高考600以下在于方法和努力程度,无关天赋!
一、屏蔽环境影响,跳出羊群
说白了就是从众心理!很多普高班里甚至会鼓励成绩好的、认真学习的,努力反而会被嘲笑。
如果你为了合群,明明想努力却要跟别人一起堕落,就是在拿前途去赌,而且赔率很大!要跳出羊群就要时刻保持清醒、理智,屏蔽班级氛围、学校环境对你的影响,把自身的磁场调整成适合你学习的正磁场。
三观不和、理念不和的人群不必强行融入。不需要过于在意别人说什么,很多人高中毕业之后就是一辈子不见,何必因为一句话困住自己。断掉没必要的社交,申请把座位调到比较认真踏实的人身边,戴耳塞隔绝班上的吵闹声……只要你狠下心,这些就影响不了你。
二、不要强行逼自己自律
强行逼自己努力、自律的人,在痛苦中学习是很难坚持下去的。
真正的自律不是痛苦的,而是很有成就感和满足感的,这种感觉才会让你越学越爽就越自律。你要靠刺激成就感的方式来到自律的目的,而不是让别人来监督你、以痛苦的方式逼你自律,怎么做?
一是要有明确的复习规划。
你要达到最终的目的,就要清楚知道自己每个阶段要做什么?有什么复习重点?每个月、每周每天要完成什么……从结果反推过程如何去做,心里始终清楚,我一点点做到现在的每件小事就能一步步接近、实现目标,那才可能坚持继续做。
否则,你都不确定自己现在做的是不是能帮你提分,怎么可能坚持呢?
二是把规划拆分成你能完成的小事,降低完成难度并及时反馈。
比如把一天背200个单词拆结成一个课间背10个。太难的任务会让你一开始就望而却步,但课间只背10个或者你一个上午就只背了20个,但确背得滚瓜烂熟了。那你就是在进步!放大这种成就感,学习就会变成喜欢的事情,才能长期坚持。
三、一段时间只集中解决1-2科
不要贪多、不追求数量。采用一个月优先解决1-2科的方式,特别是主科!一旦决定主攻哪2科,那么课后时间、自习课肯定就要有70%以上的时间针对他们去复习。
瞄准它们身上最容易让你在短期内拿到的知识点和题型,比如数学这个月就集中解决数列和概率这两类;英语这个月就集中拿下3500+复习部分语法知识点。
一旦决定,不管老师进度如何安排,都不要轻易的打乱自己的节奏。有些人可能数列还没搞懂,看到老师上课讲三角函数就放弃数列,去搞三角函数。这样的结果就是你这个还没懂就学哪个,哪个还没懂老师有跳到了下一个……恶性循环,不懂的越堆越多。
那不如专心专一集中先解决这个再下一个,虽然会没更上,但你起码把之前的问题解决了。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解决下一个。
四、不被短期考试红利蒙蔽
很多人都有考前一两周努力背书刷刷题,就在考试中拿到还可以的成绩的经历。这种经历会让你认为:考前抱抱佛脚也还行。
形成三分钟热度,最终拖到一轮复习结束、拖到高考前几个月,发现再努力就已经来不及了。还有人会因为过于在意眼前的这一次考试,复习总是在为月考、模考准备的而不是高考!这里面的差别可就很大了。
为月考去复习,你复习的就是这次月考的重点,而为高考去复就要时刻按照高考的重点、节奏和复习进度去进行,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最终的高考成绩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