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综合导数压轴题,对许多同学而言,引发了巨大的心理压力,这使得他们在挑战中输掉了心理上的一半战斗。我时常提醒同学们,面对所谓的难题,首先要在心理上战胜恐惧,这样至少已经占据了成功的一半。通过逐步的推导,可以越过困难如过山,或搭桥如渡水。当大家能够独立解出一道艰难的题目并深入领会其中的奥妙时,实际上就构建起一个庞大的知识网络,一定要记住!
高中数学的学习必须要动脑,首先尝试自己解题一遍,对于不理解或者遇到困难的地方要做好标记。随后,可以参考他人的解题思路。如果缺乏这一过程,仅仅依赖于他人的思路,虽然理解了,但实际操作时仍然可能束手无策,正如所谓的“眼高手低”。
已知函数f(x)=ln(x)-a(x-1/x),a>0。
(1)讨论f(x)极值点的个数。
(2)若f(x)恰有三个零点且x1<x2<x3和两个极值点且t1<t2。
①证明:f(x1)+f(x2)=0。
②若m<n,且mln(m)=nln(n),证明:[(1-m)e^(-m)]/x1x2x3>n[ln(n)+1]
接下来,我们打通这道题的最后一公里。(上几篇文章有详细的解题思路,有需要的可以查阅,参考连续的前几篇文章。)
如果直接通过mln(m)=nln(n),找出m、n的比例关系,利用消元思想解决m+n<1,则问题变得非常简单。但是这个比例关系是不容易找出来的。当然也可令b=m/n进行换元,再构造函数予以解决。
那么有了mln(m)=nln(n),0<m<1/e<n<1,怎样证明m+n<1呢?mln(m)与nln(n)想到了什么,当然是h(x)=xln(x)。研究h(x)单调性,通过y=h(x)单调性推出y与x的关系。使用的数学思想是数形结合+构造函数的思想。我们搞清楚了m和n的范围,且h(x)的极值点在1/e处取得。在(0,1/e)时h(x)单调递减,在(1/e,1)时h(x)单调递增。又知道m<1/e,n>1/e,分别处于两个区间内。对于m对应的h(m),我们映射到(1/e,1)区间内,便于与n进行比较。即可以将1/e简单看做一个类对称轴,映射后变为2/e-m,即证(2/e-m)ln(2/e-m)>nln(n)。
又因为mln(m)=nln(n),所以等价于(2/e-m)ln(2/e-m)>mln(m)。分析到这里,我们看一下m的范围,因为0<m<1/e,所以2/e-m>1/e>m,而ln(x)在其定义域内是单调递增的,所以(2/e-m)>ln(m),即证。
补充:上题的模型可以抽象一下(22年新高I卷也是使用的类似思想)
实际上,上题可以简单抽取出来以上模型,这是很多高考真题和模拟题经常可以考到的。实际上本质还是考察的函数的单调性。数学课本上是由x的变化导致f(x)的变化。高考题是其逆命题,由f(x)的变化,推出x的变化。仔细理解,详加考究,这也是解决这类题目中,十分简单的思路。
最后,如果学生们在导数压轴题上遇到问题时,选择参加高三一对一辅导班是一种有效的点对点提升的方式。这种辅导班能够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解决其导数理解和应用方面的疑惑。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更充分地与老师互动,深入探讨难点问题,获得个性化的解题策略和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