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但是无论是古今中外,一个较明显的特征就是掌握的军事权利,其实就是掌握了的重要的命脉。在宋朝时期,赵匡胤为了能将的权利控制在自己的手中,便出现了杯酒释兵权的一个举措,这是宋朝开始崇文抑武的先端。那么杯酒释兵权到底对于宋朝当时的政治军事有怎样的影响呢?这个举措的弊端都有哪些?
作为一个军队体制内的夺权者,宋太祖赵匡胤对唐朝藩镇军事力量的做大,心有余悸。对掌握军队实权的军阀,赵匡胤始终处在一个小心翼翼防备的状态。因为他作为后周军队的首领,轻而易举地就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军权,建立了自家的赵氏政权。
虽说中国文化中有君权天授的理念,但是谁都知道,实力才是王道。一个帝国在建立之初,他的首要任务是进行这个帝国的顶层政治设计,以求千秋万代延续帝国的基业。
既然唐朝的以武立国,较终却败在藩镇作乱上,那么赵匡胤考虑的,就是以文治国,设计出精密的文官制度,尽可能地削弱武官的权力,这就是以杯酒释兵权为代表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宋朝的文人治国政策,很显然是一把双刃剑。第一,宋朝文人的地位极高,造就了辉煌的宋朝文化,成就了中国文化的巅峰时代。第二,宋朝的军事力量一直偏弱。宋朝并没有像唐朝一样取得大一统的力量。对于西方的夏,北方的辽,始终无法取得压倒性的军事力量,只能通过和谈、边境贸易等文的方式,取得三国的均衡。较终,宋朝还是败在来自北方的势力,靖康之耻之后,宋朝南渡,在中国的南方偏安一隅。这就是军事力量偏弱所致。
杯酒释兵权之后,赵匡胤开始全力打造一个以文官为的统治体系。
第一,扩大了科举考试的规模,唐朝每一届科举考试仅仅录取十几个人的情况,在宋朝有所改变,宋朝科举考试每一届录取的人生少则数百,多则上千。大量文人由此进入官僚系统。第二完善了科举考试的制度,采取糊名制。中国封建制度中的文官制度,在宋朝走向了成熟,走向了巅峰。
第二,改革军事制度。赵匡胤吸取了唐朝藩镇割据的教训,把过去由军人镇守的边塞重镇,改成由文人镇守。文学家范仲淹长期镇守西部边塞,就是一个明证。同时,实行三年一轮换防的制度。
第三,收缩各地的权力,实行中央集权。唐朝藩镇享有高度的自治权,他们自己收税自己用,甚至还享有任命官吏的权力。而在宋朝,这些权力消失了,的税收都要上交中央政府,官员的任命权力也被收回中央。这样就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造就了一个制度精密的文人治国的制度。但是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他避免了帝国内部的分裂,其次,由此带来的恶果是,宋朝始终没有能力,消除边疆的威胁。宋朝的军队缺乏有雄才大略的将领,宋朝的军队从来没有像唐朝一样,驰骋在大漠草原之上,它的要塞,也从来没有在西亚的腹地设立国,如此,宋朝严重缺乏足够的战略纵深,时时刻刻面临着异族的威胁。
文人治国对宋朝的文化心理的影响是巨大的。宋朝人不大喜欢打仗,但却精于算计。他们在与西夏、辽的战争中,会很精明地运用文化、贸易等手段,去获取和平和商业利益,而不是用战争的形式。在这种文化心理的影响下,想让南宋挥师北伐,是很难想象的事情,所以,岳飞惨死风波亭,与其说是死于秦桧之手,不如说是死于文人治国的偏安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