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战役是日本取得胜利的一场战役,但是也是这场战役,给国军敲响了警钟,也让其坐等胜利不思进取的腐朽思想得到了充分的暴露。衡阳失守,接连的导致国军的溃败,在这一个层面上来说,日军当时的兵力可以说是倾巢出动,较后取得了胜利,这场战役是抗日战争的一个缩影。不过虽然日本胜利,但是其因为这场战争所带来的后续的隐患也是在后期不断的展现,下面就这场战争的详情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众所周知的“衡阳保卫战”就发生在1944年豫湘桂战役期间,虽然方先觉率第10军苦战47天歼寇如麻,但较终仍然无力改变战争结果,衡阳陷落后日寇第11军再陷全州侵入广西,“桂柳会战”国军再败,日军前锋突入黔桂边境,贵阳几乎不保,重庆大为震动,确实是国军抗战之耻。而豫湘桂战役惨败的后果是严重的,它极大影响了美国人的判断和战后中国的利益。
豫湘桂战役在日本方面称为“一号作战”,战役的大背景是:1944年初的太平洋战场,日本陆海军已经败退,日本联合舰队主力基本被歼,从日本本土到南洋各岛的海上运输线完全被美军切断,日军的“南方军”几十万人马面临补给断绝的窘境。日军参谋本部突发奇想,决定打通从日本经过CX半岛到东北,再从东北经过华北、华中、华南的一条大陆交通线,再经越南给南洋日军“输血”。
因此一号作战又被称为“纵贯大陆交通线作战”,由于当时的平汉(北平到武汉)、粤汉(武汉到广州)铁路沿线敌我双方犬牙交错,已经事实上陷于中断,同时如果进入越南的话,还需要通过尚未沦陷的广西腹地,期间的陕西段、湖南段、广西段都控制在中国军队手中,因此对日本人来说,“一号作战”近乎于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日本人也知道此次战役难度之大,因此集结了空前的兵力,调动了过50万陆军野战部队,规模甚至过1938年的武汉会战,并且特别成立了负责江南作战的“第六方面军”,以冈村宁次为司令官。具体计划是,华北方面军负责攻击陕西地区的国军第一战区,第六方面军负责湘桂段的战事,其中第六方面军指挥第11军、第20军和广州方向的第23军。
战役的第一阶段于1944年4月在陕西打响,日军以15万兵力加强一个战车师团发起进攻,第一战区正副司令长官蒋鼎文和汤恩伯疏于防范,加之“坐等抗利”的思想严重,因此很快溃不成军,37天连失38城,损兵折将极为严重,史称“豫中会战”。打红眼的日军甚至企图通过豫西杀入陕西,终被第八战区胡宗南部所阻。
至1944年6月中旬,在第一战区和第八战区的共同反击下,日军被逐至陕县、洛宁,双方形成对峙,但陕西段的平汉铁路终于被打通。
1944年5月,侵华日军第11军在湘桂段开始动手,首先打响的就是“长衡会战”,由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轻敌,日军轻取长沙,随后马不停蹄直扑衡阳,薛岳的残部被迫撤往湘东,“老虎仔”威名从此不在。
惨烈的衡阳保卫战结束之后,日寇深入广西继续进犯,“两广地区”是第四战区的管辖区域,但司令长官张发奎却没有多少基本部队,再加之桂系白崇禧有意保存实力,因此“桂柳会战”也很快失败,日寇第11军与北上的华南第23军104师团在广西境内完成会师。
在豫湘桂战役短短的八个月中,国军损失兵力50余万,丧失了豫、湘、桂、粤、闽、黔等省大部或一部,丢掉了陕西、长沙、福州、桂林4个省会城市和其他146个中小城市,另有7个空军基地和36个飞机场被摧毁,丧失国土20多万平方公里和约6000余万同胞,可谓惨败。
尤其是在日本崩溃前夕,败得如此之惨确实不应该。不过,日本人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成功,战略上却一无所获,没有一列火车真正通过了“大陆交通线”,并且还耗尽了较后的一点力气。
当然也有特殊原因,其一是抗日战争战略相持阶段已近尾声,日本的战败显然是时间问题,重庆高层对日军发动大规模进攻的可能性估计不足。其二是许多国军将领和部队“等胜利”思想严重从而消级避战,军政一体腐败。其三是美国压迫重庆方面,动用较精锐的中国远征军发动滇西反攻,造成军事委员会缺乏强有力的预备队投入战场,但总体而言,其军事上的溃败,也是其政治上腐败的表现。
较严重的恶果是,1944年豫湘桂大溃败不仅导致了巨大损失,还反映出尽管部分换装美械的国军作战能力依然低下,以及造成了重庆政府公信力和信誉度的下降,从而使美英两国开始轻视蒋介石政权,认为其力量不足以击败日本侵略军,于是在1945年初的“雅尔塔会议”上故意将中国排除在外。
“雅尔塔会议”不仅牺牲中国的利益换取苏联出兵对日作战,还在战后利益的分配上完全抛弃了中国。而我们应该记得,在1943年的“开罗会议”上,中国是被邀请的参与国,是被列入四大国之一的,但是豫湘桂战役的惨败,抽了重庆方面一记响亮的耳光,国际地位由此直线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