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中国的团圆节,这个传统节日的来源也是有着一段美丽的故事的。在这整天,赏月总是较应景的,而且在这个时间段,不论身在何处,都要给自己的家里人保平安。因此中秋节是中国人的团圆节。而对于这个节日,较有象征意义的除了月饼,就是月亮了,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古代的诗词名句中关于中秋的描写是怎样的?这些诗词的赏析应该从哪些角度去抓关键呢?一起来看看吧!
中秋是作诗填词的常用主题,但凡用一个“较”字,必然或有争议,如果说流传较广的诗词大概还好一点,说“较好”就难以判断了,即使是古人也经常打嘴仗。
苏轼中秋词可能是这类题材中较脍炙人口的作品了。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说:
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
虽然如此,仍旧有一些中秋词的佳作值得一读。欣赏这些词作的时候,不妨忘记苏轼,细细品味一下不同风格的水调歌头·中秋词,看看您较喜欢哪一首?
一、水调歌头 中秋饮南楼呈范宣抚(宋·王质)
细数十年梦,十处过中秋。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老子个中不浅,此会天教重见,今古一南楼。星汉淡无色,玉锦倚空浮。带秦烟,萦楚雾,熨江流。关河离合南北,依旧照清愁。想见姮娥冷笑,笑我归来霜鬓,空敝黑貂裘。把酒问清影,肯去伴沧洲。
读这些词时,不要去注意作者是谁。仅仅从词作本身来欣赏,感觉一下别样的中秋词。
王质(1001~1045)是宰相王旦之侄。少年时拜西昆体代表人物杨亿为师。
这首词的中心句是:空敝黑貂裘。典故出自《战国策》卷三〈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弊,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
注意第三四句:今年清梦,还在黄鹤旧楼头。 是四七断句。
二、水调歌头 癸丑中秋(宋·叶梦得)
河汉下平野,香雾卷西风。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常恨年年此夜,醉倒歌呼谁和,何事偶君同。莫恨岁华晚,容易感梧桐。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付与孤光千里,不遣微云点缀,为我洗长空。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叶梦得(1077年-1148年8月17日), 是南北宋词风转变中的重要词人,老街写过一篇《观宋填词70 读南宋叶梦得词 领略雄放、婉丽、旷达三种词风之区别》。
这首词是其旷达之词:老去狂犹在,应未笑衰翁。
注意第三、四句的断句:倚空千嶂横起,银阙正当中。六五结构。
三、水调歌头 癸卯中秋作(宋·刘克庄)
老年有奇事,天放两中秋。使君飞榭千尺,缥缈见麟洲。景物东徐城上,岁月北征诗里,圆缺几时休。俯仰慨今昔,惟酒可浇愁。风露高,河汉澹,素光流。贾胡野老相庆,四海十分收。竞看姮娥金镜,争信仙人玉斧,费了一番修。衰晚笔无力,谁伴赋黄楼。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 ),是南宋豪放一派 ,在南宋后期号称一代文宗。对于宋人来说,月圆人不圆,国土沦丧始终不能收回,“四海十分收”永远是个梦想。
四、水调歌头 和董弥大中秋(宋·朱敦儒)
偏赏中秋月,从古到如今。金风玉露相间,别做一般清。是处帘栊争卷,谁家管弦不动,乐世足欢情。莫指关山路,空使翠蛾颦。水精盘,鲈鱼脍,点新橙。鹅黄酒暖,纤手传杯任频斟。须惜晓参横后,直到来年今夕,十二数亏盈。未必来年看,得似此回明。
朱敦儒(1081-1159),名句有: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与疏狂。”北宋时屡招不仕,南宋时与秦桧有往来,略损名节。
这首中秋词看,应该是歌席上的唱和之作。
五、水调歌头 中秋(宋·米芾)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樽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整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米芾(1051-1107),的书法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米芾的这首词逸旷达,您喜欢吗?
六、水调歌头 桂林中秋(宋·张孝祥)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很多人喜欢张孝祥过辛弃疾,老街较喜欢他的“洞庭青草,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
上阕追忆去年的中秋,下阕写眼前贬谪“桂林”的潇洒,虽然仕途暂时不顺,却依然“老子兴不浅”,很像苏轼这种乐天派。
七、水调歌头 中秋(宋·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去年东武今夕,明月不胜愁。岂意彭城山下,同泛清河古汴,船上载凉州。鼓吹助清赏,鸿雁起汀洲。坐中客,翠羽帔,紫绮裘。素娥无赖,西去曾不为人留。今夜清尊对客,明夜孤帆水驿,依旧照离忧。但恐同王粲,相对永登楼。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 苏轼离京赴任知州,苏辙与之偕行。中秋节时,二人一起泛舟赏月, 中秋过后,苏辙又要转道赴南都 , 临别前写下此词。
这七首水调歌头,老街较喜欢的是米芾那一首。您喜欢哪一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