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的一个经常考察的题目是判断其中使用的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判断其实是比较的简单的,因为日常的积累也是有的基础的。但是一个难点就是这些修辞手法在其中的作用,我们都知道一些简单的作用,但是联系到内容中之后,与作者的情感联系起来之后,每一种修辞手法所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下面我们就根据经典的例子来补充一下这些知识。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博喻。
作用:化深奥为浅显,化平淡为生动,化抽象为具体,化繁冗为简洁。
如刘禹锡的《望洞庭》:“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青山比作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比拟: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来写(即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写、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即拟物)。
作用:化物为人,亲切自然,生动活泼,具体形象。
如韩愈的《晚春》:“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草树本属无情之物,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赋予草树“知”“斗”的感觉,甚至让其“才思”更高,糅花与人与一体,想想奇特,使人思之无穷,味之无尽。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作用:突出特征,强化感情;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如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诗人运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形象地突出愁思的深重。
4.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替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特征代替人等。
作用:使语言简练、含蓄,形象生动。
如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诗人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形象地写出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5.对偶(对仗):用结构相同、字数相等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结构对称,形式整齐;节奏鲜明,音节和谐;高度概括,富有表现力。
如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这首诗四联八句,每联都对仗,对的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尤为人称道的是颔联:“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让人感受到了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6.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句子排列在一起而构成。
作用:使诗歌结构紧凑,文意贯通,增强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
如文天祥的《正气歌》“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诗歌句式呈散文化的特点,但通过一系列排比句的使用,达到了工整绵密的艺术效果,增强了诗歌的气势。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
作用:起笔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如阿鲁威的《[双调]·蟾宫曲·怀古》:“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更惊起陕西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开篇设问,点名题旨,引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作用:加强语气,表达强烈的感情。
如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的必然。
9.双关:利用词的多义和同音的条件,有意使语句同时兼有两种意思,表面上说这个意思,实际上是说另外一个意思,这另外一个意思才是语句的真意所在。双关可以分为谐音双关和语意双关两大类,在诗歌中常见的是谐音双关。
作用: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委婉含蓄。
如刘禹锡的《竹枝词》“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与“情”同音,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表面上说天气,实际上是说这歌声好像“无情”,又好像“有情”,难以捉摸。“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