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因为学习压力太大承受不了而轻生的事已经发生太多了。什么时候这样的悲剧可以停止上演呢?我在网上看了一下,这是一名来自兰州的男孩跳入黄河轻生,跳河之前还曾给妈妈发了自拍照,告诉妈妈“想你记住我的模样”。这位男孩是家中独子,是复读生。父母对他都寄予了厚望。在孩子给妈妈发了短信后,妈妈并没有发觉儿子的异常,还对孩子说:如果你用心学,没问题。
从孩子给妈妈发短信的内容中,我们能看出孩子是个爱学习的好孩子,他已经尽力了。而且已经告诉了妈妈他很累。但妈妈的回复是会支持孩子学习。当一个孩子对妈妈说出自己心里的话时,其实他较想要的就是希望妈妈能理解他,能听他诉说。而不是继续把压力加在孩子的身上。当他感到已经承受不了时,他就只有选择逃离,再也回不来了。
在家庭中,大多数父母都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因为学习可以改变命运。可是却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有很多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一个听话的爱学习的孩子。并以此为骄傲。但听话意味着什么呢?听话意味着孩子顺从,没有自己的想法。但因为听话的孩子让父母较省心,所以父母喜欢这样的孩子。父母希望孩子好好学习没有错,但是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要考虑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高三的孩子基本每天都处于高压状态中。在学校,老师也每天都会教育学生要认真复习的。会提醒他们离高考还有多少天?我的孩子也经历过高考,我知道孩子基本上每天就是上课、刷题。还有晚自习。放松的时间很少。有时孩子偶尔玩一下游戏,就会被家长贴上“网瘾”的标签。他们的压力是巨大的。老师的焦虑再加上父母的焦虑给了孩子双倍的焦虑。
从这个的家庭教育模式上来看,可以看出是控制型家庭。孩子说:“别做我妈了。”可见,在平常的生活中,这个男孩是有多少压抑?积累了多少不良情绪?父母的过度控制让孩子根本没有喘气的机会。他们要求孩子不断努力只是为了让自己放下焦虑感。众多的父母都在对孩子叫着要努力飞,要飞高一些,却没有多少父母会告诉他们,孩子,累了就歇一会。考生即将进行高考,有的孩子会考得很理想,也有的孩子可能没有发挥好。但无论如何,孩子都曾努力过。
生命的绽放需要阳光、雨露,需要营养。父母要给孩子无条件的爱。这种无条件的爱就是较好的心理营养:
孩子,无论你以后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我们都爱你。
无论你考多少分,家里都有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