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石枕流” 每个字都认识,放一起却要细想含义,这四个字看着就很有清幽感,就是读音得琢磨琢磨,到底该怎么读才对?
一、“漱石枕流”怎么读?
“漱石枕流”这个成语的读音是 shù shí zhěn liú,其中,“漱”字读作第四声的“shù”,意为漱口、洗涤;“石”字读作第二声的“shí”,意为石头;“枕”字在这里作动词用,读作第三声的“zhěn”,意为以头枕物;“流”字读作第二声的“liú”,意为流水、江河。这个成语在发音上需要注意的主要是“漱”字的声调以及“枕”字在这里的动词用法和读音,整体读起来音韵铿锵,颇有文雅之感。
二、到底有什么含义?
“漱石枕流”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典故,它源于魏晋时期名士孙楚的故事,据说他本想告诉朋友自己决心归隐山林,过着“枕石漱流”的生活(即以石为枕,用流水漱口),却一时口误说成了“漱石枕流”。他的朋友听后十分诧异,反问说:“流水可以当枕头吗?石头可以用来漱口吗?”孙楚机智地为自己辩解道:“我之所以用流水作枕头,是为了洗涤耳朵,象征着不愿听闻世俗的浊音;之所以用石头来漱口,是为了磨砺牙齿,象征着在困境中锤炼自己坚忍不拔的品格。”这个美丽的错误和充满智慧的辩解,使得“漱石枕流”这个词语流传了下来,其含义也远远超出了字面的生活场景,它主要用来形容一种超凡脱俗、隐居山林的志向与生活,更引申为一种在逆境中砥砺品格、坚守内心高洁与孤傲的非凡气度,体现了士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精神追求和强大的自我修养意志。
三、秦学教育小班课
秦学教育的小班课挺好的,它刚好在大班课和一对一之间找到了个合适的中间地带,学习氛围特别好,班里人不多不少,老师能顾上每个学生,上课的时候老师会经常提问,跟学生互动,不会像大班课那样你走神了老师也不知道,而且跟几个同学一起学,看到别人都在认真学、进步快,自己也会跟着努力,有种你追我赶的劲头,学习动力特别足。教学上也挺精准的,老师能根据班里情况调整。大部分学生都不懂的地方,老师会马上重点讲,这样不会漏掉大家都有的问题,个人的小疑问也能解决,学习效率特别高,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拨打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