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带动物名称的成语,是不是会先下意识圈出生僻字?不确定怎么读时,还会悄悄查每个字的单独发音?今天咱们就看看这个成语怎么读!
一、“鹬蚌相争”怎么读?
“鹬蚌相争”它的正确读音是“yù bàng xiāng zhēng”,其中,第一个字“鹬”读作第四声yù,这是一种水鸟,常在水边捕食小鱼小虾,很多人会因为它的右半边是“矞”而误读成第二声,所以需要特别记住。第二个字“蚌”读作第四声bàng,这就是我们熟悉的河蚌、蛤蜊这一类有贝壳的软体动物,它还有一个读音是bèng,专门用于“蚌埠”这个地名,但在成语中我们必须读bàng。后面两个字“相争”相对常见,“相”读第一声xiāng,是互相的意思;“争”读第一声zhēng,是争斗、争执的意思。把这四个字连起来,用流畅的语调读出“yù bàng xiāng zhēng”,就是它标准的发音了。
二、到底有什么含义?
“鹬蚌相争”这个成语背后有一个非常生动且寓意深刻的故事,它出自中国古代的史学经典《战国策》,讲述的是一只河蚌在岸边张开壳晒太阳,一只鹬鸟看见后,立刻去啄食蚌肉。河蚌反应迅速,马上合拢它的硬壳,紧紧地夹住了鹬鸟的长嘴。双方就这样僵持不下,鹬鸟威胁说:“如果今天不下雨,明天不下雨,你就会干死在这里。”河蚌也不甘示弱地回敬道:“如果我今天不松开你,明天也不松开你,你就会被饿死在这里。”它们俩谁也不肯先让步,都坚信自己会赢。就在这时,一个渔夫路过,毫不费力地将它们俩一起捉走了。所以,这个成语最核心的含义是指双方在争斗中僵持不下、互不相让,最终导致两败俱伤,让第三方毫不费力地从中得利。它不仅仅是在描述一场简单的争吵,更是在深刻地警示我们,在处理矛盾和冲突时,如果只执着于眼前的胜负,缺乏长远的目光和妥协的智慧,很可能会因为无休止的内耗而让共同的对手或外部力量捡了便宜。
三、秦学教育高考冲刺班
秦学教育的高考冲刺班在家长和学生中口碑特别好,给学生一套科学高效的最后冲刺学习方法,教学特别有针对性,不是简单重复讲课或者让学生做题,而是研究透了历年高考的出题规律,直接瞄准常考的知识点和容易错的地方,秦学给冲刺班配的老师都是精兵强将,这些老师不仅带过很多年毕业班,还特别懂高考生的心理和学习痛点,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拨打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