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是最后一届旧高考,新高考趋势已经很明显,往后几年高考难度不会低而且越来越反套路、灵活性出题,而且从人口趋势上看,高考人数往后几年只多不少。说这些,只是为了让25届的同学重视起来,高三最后1年不要因为你“觉得还早”、一直拖延,浪费掉宝贵的时间。如果你想用1年去冲600+分,冲一个理想大学,以下几点值得深思:
一、基础扎实才是硬实力
从明年的9省联考到今年的新高考数学一卷,都反应一个值得每个高考生注意的点:
没有那个知识点是绝对的热门和冷门。练了一个半月的概率和分布列,没考!第二个大题直接上圆锥曲线,不再是往年的放在压轴题出现。
充分反应了新高考趋势在反押题、反套路,每个模块和考点都可能在创新。今年难的板块,明年也可能简单,压轴题还可能继续是数列创新吗?都不一定!新高考出题越来越活,也许明年就是立体几何创新了呢?
平时都觉得圆锥曲线是以压轴出现,拿不到就算了直接放弃,今年反手就放在了第二个大题的位置,难度中上但是运算量大,如果你平时练了这类题还能拿分,那些放弃这类题的就直接废了。
你怼着必考的某个考点去学,结果发现没考。你没准备的又考了,甚至在课本某些角落里你不注意的点,直接出现在题目里了。比如化学的“寡糖”,乍一听你根本不知道是什么,其实在化学书上就有,往年的模考题中也出现过,只是比较“小众”而已。
25届怎么办?躺着沦为新高考炮灰吗?
面对这种“出活题”的趋势,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你只有把基础打扎实了,有足够的底层知识支撑你秒掉简单题,把难题拆解出最本质的考点,掌握运用最基本的方法,才是你的硬实力。
难题再难,拆解下来也是由几个基础知识构建起来的。题目计算量大,所以需要你对很对基础基础步骤熟练掌握,才能在有限时间内写出来。所以啊,没有基础,想拿高分就很难。
从现在6月到12月持续半年的一轮复习阶段就是给你打基础的,必须抓住机会,基础越稳后期拔高越猛。
二、破出舒适圈才能上分
高三上分的本质就是不断去拿你得不到的分。
这一点对中等和中上那部分学生很重要,不要觉得这个题超出我能力范围了,就直接跳过了不去做,总是停留在自己会的简单题、基础题和中档题,越到压轴难题就逃避。
还有自己不擅长的某类题,比如不擅长圆锥曲线、不擅长立体几何,平时写题就下意识逃避,这次高考不就是有些人吃亏了吗?一旦你停留在自己的舒适圈里面,会有什么后果?这样下去你想考高分就只会越来越难。
破圈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做题时遇到难题不要逃避,特别是那种处于似懂非懂阶段的题,耐心去钻研它、搞懂、吃透!
有时候难题只是你觉得它难,你的畏难心理让它恐怖程度+50分,实际是你集中去研究1-10个,研究20个、30个……同类题型,它其实也没有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