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无敌的思想是孟子提出来的,并且在当时的统治者也践行了这个思想,因此今天我们讲述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仁者无敌的思想的践行者梁惠王,他与孟子之间的看交集是怎样的呢?在下面的故事中小编会给大家进行仔细的阐述。在此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忍者无敌的思想的到底是怎样的,然后带着这个思想去理解这个故事的主旨。
在看这个故事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
其实,孟子的仁者无敌的思想,一方面来自于孔子的仁爱思想,另外来自他自己的民本思想。孟子的逻辑是这样的:一个君主要有爱人之心,那么就要把这种爱人之心,推恩推广到老百姓身上,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去治理和人民。这样安定了,人民富裕了,其他的老百姓都来了,那么这个就越来越强大,这样就可以仁者无敌了。
从逻辑上来讲,孟子的仁者无敌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是这毕竟是一种空想。因为在战国时代,与之间经常处于你死我活的争夺之中,没有一个会有实施仁政的机会。所以,富国强兵的法家,才是战国时代各国的自觉选择!
所以连司马迁都说孟子的学说,是理想主义,行不通!
下面,请看故事:仁者无敌!
梁惠王很委屈,自己用心治理,但情况仍然不见好转。他想找孟子诉诉苦,告诉他自己并非昏君,更不是暴君。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费尽心力治理,河内有了灾年,就把那里的民众迁往河东,把粮食运到河内;河东有了灾年,也是这么做的。而看邻国,没有一个国君像我这样,可是我的人民没有增加,邻近的人民也没有减少,这是为什么呢?”
梁惠王认为自己比邻国的那些国君强多了,可是天下的老百姓并没有归心于他,孟子不是说“仁者无敌”吗?怎么我现在是“仁者无人”呢?
孟子认为仁政是一个整体施策的综合性系统。梁惠王治国方法有问题,河内灾年就把百姓迁往河东,河东灾年迁往河西,要是都是灾年,还能把百姓迁到哪里去?这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根本没有抓住治国理政的根本。考虑到梁惠王已经被他怒怼了几次了,这一次孟子很委婉。
孟子说,“大王喜欢战争,我就拿战争来打个比方吧。战鼓敲响,与敌人的兵刃刚接触,有的人就丢盔弃甲往回跑,有的人一口气跑了五十步,却嘲笑那些跑了一百步的人是胆小鬼,您觉得可以吗?”
梁惠王脱口而出,都是一样的胆小鬼。
孟子说,“大王要是懂得这个道理,那就别指望你的人民比邻国多了。”
孟子的意思是说,梁惠王就是跑了五十步的胆小鬼,却理直气壮笑话跑了一百步的怕死者。梁惠王虽然埋头苦干,但没有抬头看路,没有真正抓到事情的重点。真正聪明的国君,应该推行仁政,不仅让老百姓吃饱穿暖有活干,还要让百姓感受到政府的温暖;政府不仅要给老百姓温暖,还要建设“王道主义”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就是温饱、温暖和尊严。只有这样,才能天下归心仁者无敌。
雄辩的孟子,无论说什么话题,总能逻辑严密地引到“仁政”和“王道”理想上去,而且毫无违和感。孟子认为梁惠王的思想有三点错误,一是给老百姓小恩小惠就觉得自己居功至伟;二是在施政上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没有科学的顶层设计;三是把老百姓的困苦归罪于天灾,殊不知人祸大于天灾。
既然梁惠王一门心思增加人口,孟子就抓住这一点进行论述,给梁惠王讲一讲王道之始的思想。具体来说,就是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按照自然规律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
孟子告诉梁惠王,“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按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第二步,发展田园经济,让老百姓达到小康生活。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畜养鸡、猪、狗等家畜,不要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了。百亩大的田地,不要耽误耕作时节,数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第三步,大力兴办教育,增强人民的知识素养和道德水平。
孟子说,“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做到了这些而不能统整天下称王的还从未有过。”
孟子告诉梁惠王,要反思自己,是否真正做到对老百姓尽心了。“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错,是因为年岁不好。这种说法与拿刀杀人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没有什么不同。大王如果不归罪于年成不好,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