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会在电视上听到一些军官打报告的时候,口中喊着“报告司令”或者“报告司令员”。那么这个司令这个称呼是怎么来的呢?在民国时期,军队的高级长官经常被这样称呼,但是在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所以说我们今天来看的这段历史其实也是一个军队编制的发展史,当然其中对于刘伯承将军的倡导下,被叫做“司令员”开始,其实也是我们的军民一家亲的一个重要的彰显。这两个称呼的区别其实本质上是没有多大的区别的,具体的来源下面给大家介绍。
司令这个称呼在我们很早之前的历史中其实就已经出现,只不过那个时候的司令与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司令含义不同,所说的并不是军队长官的意思。
我们现如今所说的司令,较早其实来源于民国初期,这个称呼是在清朝破灭之后,才被逐渐运用到军队之中的。
在民国历史中,北洋政府和民国政府都运用到了这个称呼,在我军发展起来后,同样使用起了司令这个称呼。
在较开始的时候,我军使用的称呼与其他势力并无什么不同,但是在刘伯承元帅前往了苏联进行深造、学习之后,我们对于司令的称呼就发生了变化。
接下来在刘伯承元帅的倡导下,我军开始把军队司令改称为了司令员。
司令改成司令员的原因
在当时,我军其实不仅司令改成为了司令员,其他各个等第的军官、士兵们也一起改掉了名称。
比如,煮饭做菜的士兵改换名称成为了炊事员、保卫长官安全的士兵改换名称成为了警卫员、掌握着医疗手段的士兵改换名称成为了卫生员、指挥战斗执行的军官改换名称成为了指挥员等等。
从这方面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在司令后面加个“员”字,并不是只出现于司令身上的个例。
而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名称改变,其实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为了向士兵们表达来自于上层军官的亲切之情。
让高级长官和底层士兵们统一称呼后缀,实际上是让士兵们感觉到温暖的,毕竟这个称呼方式的改变,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等第高低带来的森严冰冷,应用到革命队伍中,好处多。
当然,司令员称呼只是书面上的要求,实际上士兵们该如何称呼,还是得看实际情况来的。
现如今的司令员
在现如今,很多军队中的较高长官都是可以被称之为司令员的。
一般来说,能被称之为司令员的主要有大军区的较高军事长官、省军区的较高军事长官、军分区的较高军事长官、警备区的较高军事长官、集团军的较高军事长官、方面军的较高军事长官、海军舰队的较高军事长官等。
不过并不是说什么等第的军事长官都可以被称为司令员,在规定中,司令员的较低标准都是正师等第以上,在师级及师级以下,是基本不可能被称之为司令员的。
从2012年开始,司令员这个称呼更是走出了军队,成为了各省武警总队总队长的称呼。
元帅与司令员
而说到司令和司令员,很多人总是难免会想到元帅这个类似的称呼。
这时候我们要注意,元帅与司令、司令员的意思看起来虽然比较相似,但是二者间还是存在差距的。
在元帅称呼运用到军队中早期,元帅指的都是一场战争中的较高军事长官,地位等同于现如今所说的总司令。
后来到了元明时期,元帅的权力、地位开始逐步被降低,地位变得不再那么重要。
然后一直到了清朝时期,元帅这个官职才突然从历史中消踪灭迹。
虽然说在开国后出现了“十大元帅”,但是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开国十大元帅所说的并不是官职,十大元帅中的“元帅”指的其实是军衔,就如同上将、中将等军衔一样,是1955年授予十大开国功臣的荣誉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