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属于“中庸之道”吗?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12 10:50:45

  毛主席在《反对自由主义》中说道这样的一句话“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于是这句话便被后人过度的曲解,演变成一种冷漠的态度。而现代社会的冷漠其实已经不算是一个话题了,究其根本是一些道德的绑架之后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在避免一些不需要的麻烦的时候,大家总会拿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来为自己开脱。身为社会人,有责任和义务去为社会的道德建立做出贡献,这也是对自己身心的一种升华。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属于“中庸之道”吗?怎样正确理解这句话?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属于历儒家的“中庸之道”,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才形成了现在“少管闲事”这种通俗的说法。

  为什么起源于中庸之道?

  按照中庸之道的思想,所谓“不偏不倚”谓之中庸,这种什么事都折中调和的态度,对后世形成重要影响。

  当然,中庸的思想包含很广,有很多精华也有不少糟粕,但是一代一代传下来,有很多人把“无所谓”“和稀泥”这种思想当成自己理解的中庸之道。

  真正造成这种思想的是古代社会的封建压迫,是封建专制下人心与人性被束缚与压抑后形成的结果。

  古人常说“伴君如伴虎”,就是说在古代面对封建统治者是一件危险的事情,如果有一点差错就可能丢掉了自己的性命。封建社会没有什么法治可言,法律的约束能力很弱,有些时候往往任凭上位者的喜怒办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你去多管闲事就有可能给自己招致祸患。司马迁为迫不得已而投降的李陵说了一句公道话就因言获罪而被汉武帝处以了宫刑,这还是雄才大略知道发罪己诏的汉武帝,至于其他的帝王就更不用说了。

  较早明确这种说法其实是在宋朝

  宋朝陈元靓《事林广记·警世格言》中出现了一句话,那就是“自家扫取门前雪,莫管他人屋上霜”,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样貌似更加顺口,更加押韵。

  这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其实是异曲同工,就是换个说法而已。

  大家都知道,其实在宋朝,其儒家思想占有主导地位,《事林广记》当然也受到了儒家思想深刻的影响。

  但是这种思想在现代是严重错误的,正是因为老百姓是弱势群体就越是要团结,就越是要互相帮助。今天你不站出来讲公道,去帮助别人,明天你自己受难的时候也就没有人雪中送炭、仗义执言了。

  而且像孔子说的

  “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岂犹穿窬之盗也与”

  有些时候你看上去穷凶极恶的坏人其实也不过是一个钻墙角的窃贼罢了,有什么厉害的。旧中国的那些地痞流氓、恶霸地主厉害吧,剥了他的那层外衣了也不过是如此,一样知道害怕,一样畏畏缩缩的跪地求饶,叱咤风云的上海滩大佬“黄金荣”也要老老实实的去扫大街。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一种消极与退步的思想,一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可能不和这个社会接触,不可能没有关系,哪怕是躲在山里面清修的道士、和尚也不可能,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战期间中国的一些道士、和尚也要起来反抗日寇侵略的原因。

  广义上讲,这个社会上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对我们有影响的。如果我们事事都高高挂起,那么这个社会风气较终会堕落到无以复加。本来是矛盾博弈的双方,现在君子与普通人都不理世事,消极懈怠而没有博弈了,那么这个社会只能被小人掌控,等到你觉得关乎自己,不想“插标卖首”的时候就已经迟了。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出自于毛主席的《反对自由主义》。

  其实到现代,大家已经普遍发现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如果人都抱着这种态度,那这个世界就没有人情味了。

  在路上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漠然视之,甚至是见死不救,再也没有见义勇为了,这个世界多可怕,这也是算儒家糟粕的一点残留吧。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巴西拉克依斯马拉赫塞斯沙漠为何会有鱼虾? 下一篇: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是怎样的?木兰的文学形象有哪些?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高中英才班
高中英才班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