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和情感?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13 11:51:31

  张继的命运其实可以联想到古代的很多的富有才华却不能及第的读书人,他们满怀着抱负却无施展的地方。因而即使是现在再次读他们的诗作,也是能感受到那种浓浓的凄切。“月落乌啼霜满天”这句诗是来自张继的《枫桥夜泊》,这首诗给人的一种感觉就是“冷”,整首诗弥漫着一个“冷”字。这也是作者内心较真实的一种表达。下面一起来欣赏一下“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

“月落乌啼霜满天”全诗表达的是怎样的一种意境和情感?

  月落乌啼霜满天

  李白曾写过一首《静夜思》,我认为这两首诗在意境上是大致相同的,当然李白的这首《静夜思》是思乡之作,它的主题是明朗的,不如《枫桥夜泊》呈现的是一种朦胧。

  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和“月落乌啼霜满天”的意境是相同的,两位作者不过是一个躺在床上,一个站在户外观察到的景象,由于观察位置的不同,导致了意境丰满不一。不同之处在于《枫桥夜泊》的冷在于意境上,而《静夜思》在于情感上的凄冷。

  这句“月落乌啼霜满天”每一个字都透着清冷的气息,它是一副典型的冷色调的山水景物图。

  “月落”,想象在一个洒满月光的夜晚,在一片黑暗中万事万物都披上一层淡薄的白色月光,仿佛刚刚落下的一层小雪,姜夔《踏莎行·自沔东来》中写“淮南皓月冷千山”。夜晚本是阴气极重的时刻,本已经增添了一丝寒意,这时候月亮再出来加以渲染,可谓是“身冷心悲难自禁,睹月思情不胜愁”。

  而月落中的“落”更是以一种颓败难挽的趋势渲染了这种冷,换句话说,中国人素来因为受到“中秋节”的影响,所以对月亮总是怀有一种“团圆之情”,一看到月亮就立马勾起心中的思乡之情。

  但这是属于李白的意境,张继的意境是看到四周都洒满月光,于是难免勾动了一些心情或者情感,但这种情感是朦胧的,下意识的,它并不针对一件事物,只是看到天上的月亮就忍不住感到伤悲,这是因为月亮在我们中国人心里的形象一直属于“哀物”的代表。

  很多人觉得“物哀”是日本人的文化,其实不然,中国自古有之,特殊的山水情结造就了这种物哀现象,看到花朵凋谢、树叶飘落、大雨黄昏,月落乌云都能勾起人们心中的哀愁。

  紧接着“乌啼”更加渲染了这种意境以一种凄冷的意味,一个月光之夜本以弥漫着一种清冷的韵味,而时不时传来的一两声乌鸦的啼叫更是渲染了这种清冷以凄苦的气息。

  乌鸦一直是不祥之物的代表,喜欢出没于坟冢之间,所以这里“乌啼”无疑更加渲染了意境上的凄冷。

  更绝的还是“霜满天”的景物描写,许多人一直认为这是一个错误的描写,因为霜在地怎么会在天上呢?其实参照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诗句就能够明白诗人是把满天的朦胧月光比喻成了霜。

  关于这一点生活在城市里的人是无法理解的,只有在农村或者郊外才能领略到这种景色,在没有光污染的农村,天黑以后就真的伸手不见五指,所以农村的夜晚和城里的夜晚是截然不同的。那么在古代物质条件基础落后的情况下,莹莹烛火又怎么能够映亮天空呢?

  所以,当月亮出来的时候整个大地和天空都会洒满茭白的月光,其自然就是“月光满地霜满天”了。在“霜满天”的这样一个景色下,诗人笔下的这个夜晚显然是极其清冷甚至还带着一点凄苦的,但好在诗人并没有往凄苦上的延伸,因此至多停留在“清冷”的意境上。

  即所谓的“清而不悲,哀而不伤”。所以,诗人在下一句用“愁”来照应了这种清冷,为什么愁呢?自然是因为看到这漫天月光而勾动了心中的忧愁。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枫桥夜泊
上一篇:茨威格的写作风格是怎样的?他的作品有怎样的特点? 下一篇:古代“徽商”的辉煌历史有哪些?徽商是怎样形成的?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高中英才班
高中英才班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