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和信息社会的发展,人们物质条件日益丰沛、多元文化急剧碰撞、人才竞争日益激烈,家庭教育呈现新的特点和问题。许多父母为了生活打拼,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当然,有很多家长的确不会教养孩子,家庭教育成为他们的短板。由于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缺乏与孩子之间稳定、牢固的情感关系和关系使他们在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现教育缺失、教育过度和教育不得法等问题,于是他们开始觉醒、学习和补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同时,新成立的家庭中,越来越多的准父母和新任父母十分重视对孩子的教育,"照书养"成为他们的较初选择。还有一部分家长,他们深刻地体会到当前人才竞争的残酷和好的教育资源的过度集中,时刻害怕因为自己的无知和无能而使孩子被社会抛弃而担忧,由此患上了严重的"教育焦虑症"。于是,中国的家长们开始苦苦寻找科学的家庭教育宝典。
在这样的背景和巨大的需求下,衍生出了巨大的校外教育培训市场和家庭教育市场。然而,残酷而可笑的现实是,当前市面上存在的一些有明显错误且煽动性极强的关于家庭教育的"毒鸡汤"和"毒药"已经将家长精神绑架和麻醉,家长们以为获得了教育真经,却不想这些鸡汤的背后是不为人知的商业企图,更为可怕的是,家庭教育行业的从业者也将这些鸡汤奉为至理名言,肆无忌惮的到处宣传。总体来说,这些理念可以分为以下四大类:
一、武断极端类
这类观点的主要特点是无限夸大外因对于孩子成长发展的重要性,而忽略孩子内因的关键作用,危害在于找家长、找老师、找祖宗八辈的麻烦,却不找孩子的问题,较终使孩子的问题无法得到解决。
以"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为例,这个观点被很多家长奉为至理名言,让无数家长捶胸顿足,内疚自责。于是,家长们或沾沾自喜,或失望悲观,也不乏全力以赴提升自己成为更的原件者。假设"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观点成立,那么,歌唱家李双江和梦鸽皆是德艺双馨的典范,其子李天一轮奸案岂不违背规律?如果"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成立,那么教育果真就无足轻重了。首先,复印件大抵与原件八九不离十,家长判断自己的状态,就不需要担心孩子的未来,即使孩子问题很多,也不用管,只需要调整原件。其次,既然孩子是复印件,效果自然不会越原件,那更不需要努力对其进行教育。孩子的未来大抵不会越作为原件的我们。事实上,我们承认孩子早期发展阶段,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巨大而关键的,但随着孩子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增长,父母对于孩子的影响已经大幅减少,特别是孩子进入学龄阶段以后,除接受家庭教育以外,还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孩子是否,更多取决于孩子自身对于生命品质的内在追求,如果孩子自身不努力,即使家长再也无济于事。因此,"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完全将孩子对于生命成长的内驱因素视为无物,是极端、片面的观点。
再看"夫妻关系大于亲子关系"这一观点,这一观点多用于处理小夫妻有了孩子以后妻子由于照顾孩子而"忽视及冷落"了丈夫时候的咨询指导依据。事实上,简单的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放在一起比较是错误的,因为从关系构建的时间顺序来说,先有夫妻关系再有亲子关系,二者是先后顺序而非并列、高低或包含关系。家庭成立之初,幸福亲密的二人世界自然是夫妻关系是第一位的,但是有了孩子以后,作为母亲自然会以哺育、抚养孩子为首要任务,照顾孩子的时间自然会相较于以前二人独处的时间有所削减,但并不意味着这个时候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是对立的,也不意味着亲子关系是凌驾于夫妻关系之上的,如果这个时候丈夫可以以理解和支持的态度参与到孩子的养育中来,体会妻子的艰辛,自然不会将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对立起来,而且随着孩子长大成人,父母应该要懂得和学会如何得体的退出,这个时候夫妻关系又回归当初二人独处时间居多的时期,夫妻关系和亲子关系的维系各自独立,互不影响。由此可见,在的家庭关系中,没有轻重,只有缓急,关系的维系都要家庭成员根据家庭发展阶段的不同进行缓急的应对、协调和统一,不能简单的将某个阶段中的主次方面进行简单的对立和对比,这是十分幼稚而且有害的。
二、主次倒错类
这类观点的主要特点是家庭发展的先后顺序,无视事物的内在逻辑,将分属两个层面的内容放在一起比较,给家长造成错误的认知。
以"家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这一观点来说,家是讲爱的地方,这不假;但家也是由生命个体构成的。家庭交往中,除了爱,也需要公平、合理、正义。试问一个男人在家整天摆着大老爷们的谱,啥也不干,老婆跟他讲个道理,他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这说得通吗?父亲为了儿子好,非要儿子按照老子的意愿生活,一句"家不是讲理的地方"行得通么?可见,爱虽是家庭建立的前提,但理是规范亦是相处准则,没有理的约束,爱会显得苍白可笑。爱是两情相悦的前提,是家庭幸福的基础,爱在家庭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因爱而产生的包容、理解和接纳更是缓解家庭矛盾的调和剂。但包容和理解不等于任性和放肆,不等于可以不按道理、规则、常识、逻辑、道德、风俗来行事。
如果"家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正确,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父母很困惑为什么自己那么爱孩子,把能给的美好东西都给孩子却换来孩子没礼貌的行为和很多改不掉的坏习惯了。可见,"家是讲爱,不是讲理的地方"实际是打着爱的名义在纵容无理的行为。没有原则的爱将会对子女教育问题带来破坏性后果。家,光讲爱,不讲理是行不通的!
#p#副标题#e#
再如"孩子有病,家长吃药",这个观点多用于出现问题的孩子或家庭身上,这个时候家长在无法认清客观事实的情况下,在苦于没有渠道和出口找出孩子问题的来源的情况下,都会承认是自己造成了孩子的不。事实上,这个问题和"家长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的观点如出一辙,都是极度夸大了家长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假设孩子出现了偷盗行为,这个时候难道需要家长来承担罪责吗?难道是家长致使孩子去做的?很多时候,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确实是由于家长的一些错误教育方式,比如孩子很小的时候很爱骂人,那么,多数时候可能是因为家长在家里经常口不择言,这时候就需要"孩子有病,家长吃药";有些时候孩子不写作业,那是因为孩子可能学习态度或学习能力出现问题,那么就需要"孩子有病,孩子吃药";有些幼儿园的孩子不能很好的抓握小物件、不能的将物品摆放整齐,大人不能强求,长大自然会好,这时候就需要"孩子有病,不用吃药";还有一种情况,有些家庭的亲子关系很差,孩子学习成绩不好,加上家长总是指责、抱怨,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孩子有病,各吃各的药"。由此可见,孩子出现问题,要根据出现问题的原因和类型进行分析,如果是成长性问题,那么就需要家长进行干预和解决,如果是发展性问题则需要静待花开,不能什么错误都归咎于家长,到较后只能是孩子问题没法得到根本解决。
3、 以偏概全类
这类观点的主要特点是利用某些断章取义式的、片面的观点来总结一些成功家庭教育案例背后的教育方法和理念,却无法呈现给广大家长这些成功案例背后父母的教育价值和智慧以及抓住教育孩子的关键点。
比如当下十分流行的"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观点。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男孩在人生中需要具备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品格,那么给男孩一个节衣缩食的贫困的家庭环境更有利于这些品格的形成。事实上,物质上的匮乏和挫折,往往会让人的性格扭曲,性格容易敏感自卑,很少开朗、活泼。物质上的匮乏,会使很多孩子在为人处世和人际交往上出现问题,他们不会很好的使用钱财,甚至在长大有钱以后也不知如何支配这些钱财才会让自己的人生更有意义和快乐,而且很多美好的事物和体验会因孩子长期形成的所谓的"节俭"的习惯而错失和耽误。那么,富养女儿的原因在于女孩比较娇气,长大以后要想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婚姻,所以就要有见识,对于她的吃穿不能吝啬,这样她长大后才不会轻易被一些没有价值的东西吸引,才会甄别什么才是对她较好的也是较适合她的,自然也不会被一些不的男孩吸引。这个观点其实是有些功利和狭隘的,女儿富养的后果在于会让孩子觉得现有的丰裕的物质条件是她应得的,而不考虑父母的辛苦,同时也有可能把孩子置于物质享受、虚荣攀比的漩涡中不可自拔,这样不仅无益于孩子正确价值观的树立,也良好性格和习惯的形成。
穷养和富养都是父母实施家庭教育的手段和渠道,而是否能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则是没办法增加的,虽然现在很多媒体报道都在"穷养富养"理念下可以培养孩子的案例,很多人身边也不乏这样的成功者,但是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家庭教育是一个长期系统的教育,那些孩子的父母是不可能仅仅通过穷养富养这个单一的手段就可以实现孩子教育效果的提升和优化,他们更多的是对孩子价值观的塑造和成长关键点上的点拨才成就了孩子。
教育孩子,一颗平常心就好,穷养富养不如贵养,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意志品质,面对物质,该节俭该大方都应该适时适度的把握,不必刻意用物质环境的营造来约束孩子良好习惯和品质的形成。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广泛讨论的"虎妈"与"猫爸"教育方式,其本质是"棍棒教育"与"赏识教育"之争,根据以上对"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分析可以发现,无论是穷养与富养还是棍棒与赏识,都是家庭教育的实现手段,这两种观点都是片面的概括了某种教育方式的作用,而没有把握其教育的本质,广大家长如果在这种情况下简单的照搬照抄,那么对于孩子的教育将造成巨大的危害,反而起到了事倍功半的效果。
家庭教育奠定孩子的一生,科学的家庭教育更是为孩子的一生保驾助力,广大家长应以审慎的态度选择家庭教育理念,家长要为IQ充值,否则你就变成别人的支付宝,成为阻碍孩子成才的帮凶!
为什么把家庭教育作为中国教培业现状与反思的一部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教培业的兴盛与广大家长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导致教培业今天的级局面,说到底,是家长无知的结果。因为无知,于是盲目选择给孩子做无谓的课外培训;因为无知,于是选择培训机构的时候往往更多靠机构的忽悠;因为无知,所以根本不懂得许多培训机构的教学根本就是一场闹剧;因为无知,在钱包受损的同时,更受伤的是孩子的时间、机会和自信心。
中国教培业可以说是这个世纪较大的社会癌症,他侵蚀着人们的存款同时,透支了人们对教育的理解和期待。用打兴奋剂的方式让部分学生收到暂时的快感,用集体性遗忘童年与青春时光的代价交换18岁以后就会迅速贬值的应试能力。较为可恨的是,基于人们对兴奋剂的渴望,许多培训机构连教学都开始造假,一大批根本不入流的年轻人走上了辅导的讲台。
总之,由于对成绩的刚需,中国孩子的学生时代就是与狼共舞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