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到底是否理解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或者说我们是否懂得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各项成长要素。孩子是每位父母的心头肉,关心孩子的成长,参与孩子的生活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很多父母对此有些误解,孩子是一个独立的存在,过分干预和管控就是对孩子的不公平。
从整体到分离
从母亲孕育到生产,从孩子出生到长大,从原生家庭到独立家庭,孩子与父母之间从来都不是从属关系,而是相互依存和协作的关系;然而,很多父母并没有搞清楚这个关系,甚至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个财产,这种养育思维导致了很多孩子缺乏了自己应有的独立人格。
所以,控制性的教养方式对于心理发展的本身来说就是缺乏合理性的,因为教养本身包含两个要素,一个就是引导,第二就是教育。
对于0-7岁的孩子而言,教育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因为教育基于一个人对于行为、规则的理解,在他们还不具备这种思维能力的时候,模仿是他们学习的主要来源,所以,父母是孩子第一个老师,也是终身的老师。
父母是不是因为放不下的心呢?我认为并不是,而是大多数父母都处于教育方式缺乏的焦虑当中,因为这些父母连自身的人格基础都没有完善,更不清楚孩子这个阶段需要什么,所以,他们除了按照自己理想的规则去控制孩子朝着那个方向前进以外,别无他法。
所以,当父母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可以很明显的感觉到,他们控制的并不是孩子发展本身,而是自身对于焦虑感的一个心理防御。当一个人无法控制自己时,他较大的行为特征就是控制他人,这是一种心理代换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