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谈话需要注意什么?跟孩子谈话有什么技巧?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14 14:48:23

  家长与孩子之间正确的谈话方式,不仅能促进相互的了解,还能增近亲子关系,从而促进心理相容。相应的,沟通需要沟通技巧,掌握好沟通技巧。效果往往会事半功倍!与孩子谈话需要注意什么?跟孩子谈话有什么技巧?

  

  与孩子谈话需要注意什么?跟孩子谈话有什么技巧?

 

  1、谈话的时机:要适时、及时,抓住“火候”

  谈话的时机选择重要,选择得及时、适时,就为谈话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契机”。谈话的时机绝不是可早可晚,俗话说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那么怎样才能称上及时、适时呢?一般说来,家长在观察到孩子在 学习、品德、工作乃至生活等方面出现波动、反常等现象,预感到问题要出现时,为了防患于未然,就要抓住苗头及时主动找他们了解情况,查明原因,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对于那些既成事实、始料不及以及偶发事件的产生,家长则应在问题出现后,马上找孩子谈话,尽量减少不良影响。当然谈话不是仅针对问题,对孩子的成绩、优点、进步等,也应及时找孩子谈话予以肯定、表扬,以便巩固、强化。此外,家长还应特别重视孩子主动找上门的谈话,应热情接待,耐心倾听,合理解决,决不应拒之门外,推脱了事,还应对孩子的主动沟通表示肯定,以便调动孩子反映问题、主动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谈话的主题:要适当、明确,选好“冲刺口”

  谈话的主题是谈话的灵魂。主题即是解决的问题。主题明确能够使孩子知道为什么要谈话,谈话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做到心中有数。主题要大小适宜,主题太大难于把握,也不易于解决;主题太小,往往使孩子觉得小题大做,难以给予足够重视。为此,就要求家长在谈话前做好充分准备,选好“切入点”,精心设计,不打无准备之仗;在谈话过程中,要点明主题,围绕主题,根据谈话中心的具体进展情况,合理引导。在谈话后,要及时了解反馈信息,以便进一步调整工作方向。

  3、谈话的内容:要适度、连贯,恰到好处#p#副标题#e#

  所谓谈话内容的适度,是指在选准谈话主题的基础上,谈话的内容要集中,切忌杂乱。同时,还要注意谈话内容的连贯,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有的家长在谈话中,内容安排过多,寄希望于一次谈话中尽量多解决问题。结果往往相反,原因是孩子难于接受,难于消化,欲速则不达。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帮助孩子明确主题的基础上,引出谈话的内容,调动孩子参与谈话的主动性、积极性,争取孩子主动配合。同时观察孩子对谈话内容及深度的反应,以便及时调整。

  4、谈话的语言:要准确、生动,易于接受

  在与孩子谈话中,语言的运用也关键,同样的谈话主题,同样的谈话内容,不同的语言运用,就会产生不同甚至相反的效果。因此,这就要求家长要注意谈话的语言,力求准确、形象、生动,使孩子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实现谈话语言的科学化、艺术化。我们在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如果家长在谈话中,能够准确地表达内容,同时力求生动、形象,孩子易于理解、领会,特别是若多用激励的语言给予表扬、赞许,即使是批评也讲得委婉得当,而不是生硬的说教、粗鲁的训斥,这样孩子易于接受,同时也乐于接受;反之,孩子不但不易于接受,还会产生对立 情绪,甚至产生争吵,使谈话不欢而散。

  5、谈话的气氛:要自然、和谐,富有亲切感受

  谈话的气氛不等同于谈话的环境,谈话的环境是有形的客观存在,如客厅、房间、公园等,而谈话的气氛则是看不见、摸不着,人们却能感知到一种心理氛围,它比谈话环境更重要。因此创造良好和谐的谈话氛围,由此使孩子产生自然、亲切的感觉,对取得谈话的积极效果尤为重要。那么如何营造这样一种气氛呢?首先要求家长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包括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孩子信任、尊重,允许孩子犯错误,并给孩子改正错误的机会;对于孩子的误解,甚至非难,能正确对待,不急不躁,有良好的修养和品格。这一切都应体现一个“诚”字:诚实、诚心、诚恳。家长有了这种诚实、诚心、诚恳的态度,孩子也会受到感动,可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这样他会毫无保留地向你敞开心扉,使谈话成为共同 教育、相互激励、共创较佳教育效果的有效途径。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10岁以前看电视应该如何安排?不同年龄段都应该看多久的电视?要看些什么内容? 下一篇:换牙期的小朋友们要注意什么?刷牙对于换牙期的同学有多重要?牙齿健康十大提醒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秦学小Q
咨询我
400-029-6659
背景计算器
课程费用在线咨询
免费报价查询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