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育儿成本的高,很多的父母在忙着每天赚钱之外,其实心里也是自无时无刻的挂念着自己的孩子,但是在时间的安排上却总是分给孩子的少之又少。长时间的积累之后,孩子与自己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那么工作忙没有时间陪孩子怎么办?而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种陪伴叫做高质量的陪伴,那么怎样的陪伴才是高质量的呢?如何才能做到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都是怎样做的!
陪伴孩子的三个层次
第一层∶假装式陪伴
曾经在儿童乐园看到个小男孩,本来自己玩得挺好,后来觉得无聊,就去叫爸爸陪他一起玩。
年轻的爸爸一边刷手机一边说:“你自己去玩啊,我不是在这里陪着你吗?乖啊,爸爸还有事。”
说着指了指自己的手机。小男孩央求了几次,爸爸还是不肯,较后只好走开了。
很多父母以为,“我在这里看着你”就等于“我和孩子在一起”。然而,物理距离并不能代表心理距离。人在心不在,有陪无伴,并没有给孩子带来真正的“妈妈/爸爸和我在一起”的感觉。
只陪不伴,父母花了时间,却不走心,这种陪伴只是父母的麻醉剂。他们没有投入精力去和孩子好好相处,更谈不上了解孩子,这是一种“无效的陪伴”。
第二层∶负重式陪伴
这类父母,付出了时间,也付出了精力,而且他们一般都很有责任心。
他们愿意花时间陪伴孩子,但往往表面上是陪玩,心里想的却是怎样改变孩子。一边陪孩子玩,一边不停挑剔,纠正孩子的行为。
为什么想改变孩子?因为他们看不见自己孩子的真实存在,只看见头脑中想象出来的“正确”的孩子,还要让孩子朝“他”靠拢。
本来是玩乐的时间,却被条条框框限制,孩子当然不愿意和这样的父母一起玩。这种陪伴,更多是带给孩子压力而不是愉悦。
第三层∶联结式陪伴
只有父母真正全身心投入去陪伴孩子,才能做到细致入微的观察,才可以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懂得他言行背后的内心需求,看到孩子的进步。
这样的父母,其实心里也有一个孩子,他们懂得如何去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童心。
他们会和孩子一起搭积木,也会陪孩子爬山捡树叶,他们会和孩子一起游泳打球……
高质量的陪伴,往往不需要太多时间,高质量陪伴下的孩子,情感是充盈的,而高质量陪伴的家长,也将品尝为人父母独有的快乐。
01
目标不贪高,增强陪伴效率
@娃妈,孩子5岁
我每天陪孩子大约只有半小时,基本是孩子睡前的半小时,或者如果我预估自己到家过十点,会提前打电话回去敦促孩子早点睡觉,约定第二天早上提前半小时起床。
这半个小时怎么安排?
可以是读书:诗歌绘本中英文不限。
可以是各自讲讲整天的事:比如他又发明了什么“战斗机”,他们幼儿园搞了什么活动,我去开了个什么会,我有什么感受。
可以是共同探讨一个问题:比如作为妈妈的我有哪些优缺点以及一些社会问题。
形式是不限的,但是我们都是全情投入的。全情投入的一个标志是,我们都能记住对方说过的话,能把一个话题整成连续剧。即便我接下来三天可能都在凌晨回家根本见不到他,但是周末我突然翻出一部纪录片摆在他面前,正是我们三天前没有探讨完的话题延伸,这个时候的孩子,是无比惊喜的。
这个惊喜,有话题本身的乐趣,也有感受到我一直惦记着他的开心。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高质量的陪伴,但我走到他的世界中去,并且也打开我的世界之门让他看到更多的精彩。
02
想尽办法,减少通勤时间
@菠萝在扭腰,孩子4岁半
这里主要说说爸爸对孩子的陪伴。孩子爸爸每周工作55-65小时,早8:30到下午5:30需要坐班,其他时间不,有些工作可以拿回家做,短的出差大概每2-3个月会出差3-4天,每年会有一次15天左右长时间的出差。
他有很多同事因为在孩子小时候陪伴得太少,导致到初中后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很生疏,甚至一星期说不到10句话。所以孩子的爸爸想尽办法来安排时间陪伴孩子。
工作时间不太好压缩,就尽量压缩不需要消耗的时间,节约下来的时间用来陪娃或者休息,休息好了工作和陪娃的质量都高。
1. 搬家到公司旁边。把自己的房子出租出去,在离公司地铁2站地的地方租了房子,减少了通勤时间。为了住得舒服,征求房东意见后稍微把房子简单装修了一下。装修和房租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不小的一笔投入,但是还是值得的,每天至少能节省下1小时的通勤时间。
2. 孩子的幼儿园离公司和家都很近,同样节省了路上的时间。
3. 全家作息调整到一个状态。孩子晚上8:30开始准备入睡,9点能睡着,早上7点起床。大人是11-12点睡,早上7点起床。按时睡觉、按时起床,生物钟规律后睡眠质量会高一些。
4. 孩子醒着的时候我们不看电视、尽量不碰手机。每天在孩子睡着后,爸爸再开始在家工作。
5. 全家一起吃早饭。如果孩子爸爸较近工作还不算特别忙,早上7点起床后,一家三口会一起聊天、读绘本、听音乐、吃早饭,差不多一个小时的时间,8点左右分别出发。
6. 带着孩子去找爸爸在公司旁边吃午饭。孩子爸爸会有6-7天时间在公司连续奋战十几个小时,半夜到家时我和孩子都睡了,早上又早早地出门,这时候我会带着孩子去和爸爸一起吃个简单的快餐,在旁边的书店逛逛,这总比成天见不着要好。
03
创造环境,让孩子自学自玩
@小绵羊家
我是乡镇教师,晚上也要工作。早上起床,娃娃已经去了幼儿园,晚上回到家她已经睡着了。一周五个晚上我都要在学校,回到家都已经十点。
所以我准备了许多东西:
1. 一个大书架:我坚持一个没有读书习惯的家庭,书架加门就不会开了。
2. 故事机:里面的故事都是用心筛选过的,列了一年的单子。
3. 各种各样的玩具:手工玩具、绘画工具,都是老人可以在一旁陪同指导的。
4. 涂鸦:随她画,一画画半天,没人理她,她特别专注。
04
常年出差,可以给孩子写信
@成都的龚妈妈
龚妈妈的工作要经常出差,为此她决定每次出差前都给孩子写信,就当做是给孩子的陪伴。
这一写,就写了4年,信件过100封。
坚持写信还不是较令人佩服的,更令人赞叹的是,龚妈妈在每一封信里都精心设计了亲子互动环节。她认为这样的信才能真正算得上给孩子的陪伴和教育。
比如,她会在家开一个“小市”,然后在信里跟孩子说:“妈妈爸爸还额外赠送了你3个红包,里面分别装了5元、10元、15元,你可以用它在小市买零食。”
甚至龚妈妈还会结合孩子喜欢的游戏设计信的内容,比如用信“寻宝”、做任务。
其实,我们都一样。大部分父母都知道陪伴孩子的重要性,只是工作太忙,生活不易。
做父母的,也有自己的无奈,不“搬砖”又如何养娃?
较后,只愿爸爸妈妈们,不管工作再忙,心中都能时刻牵挂着孩子的成长,想尽一切办法,施展一切智慧,带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在孩子的人生记忆中,多留下一些爸爸妈妈的影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