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中国的父母来说,孩子几乎是他们的,对于孩子也是万般操心、千般忧虑,生怕孩子遭遇挫折,误走弯路,于是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温室,设备齐全将孩子牢牢的放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没有自由的空间这样对孩子真的好吗?
他们事无巨细,恨不得的事情都替孩子安排好,甚至要上哪所大学的哪个都考虑到了。他们就像直升机一样盘旋在孩子的上空,时时刻刻监视孩子的一举一动,随时准备附身为孩子扫清障碍处理,生怕他们行差踏错,多走弯路。
殊不知,他们可以为孩子做事,但不能替孩子成长。他们越想填满孩子的未来,孩子就越无法达到他们要求的。
孩子长大的过程,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实践性。他们通过亲身体验才能明白许多道理,而父母应该尽可能地为孩子提供体验的机会。
如果父母一而再再而三地干预孩子的生活,替他们包办一切,让孩子按照自己设计的轨道发展,这样不仅会剥夺孩子自我成长的权利,失去独立成长的机会,把孩子培养成“啃老族”,还会让孩子感受不到学习和生活的快乐,承受着被迫和无奈,让双方都感到痛苦和窒息。
很多父母声称不敢放手,害怕一放手孩子就会受到伤害,就会行差踏错。温室里的花朵是经不起风雨的,孩子独立得越早,他们就离成为独立的个体有近了一步,就越能承受住生活的风雨。要相信,对孩子放手,从来没有孩子适应不了,只有父母做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