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的英语考试试卷里,有很大篇幅是阅读理解,可以说阅读理解是英语考试里的半壁江山。在这半壁江山里流传着这样的传说:三长一短选较短,三短一长选较长。这就是只逗大家一乐。高中英语阅读理解有哪些方法?高中英语阅读理解应该如何增强?这里有一些应试策略供大家参考。
概述类题型典型问法:
a.问文章标题
What might be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b.问文章大意
What’s the passage mainly about?
c.问写作意图
The author’s purpose in writing the passage is ______.
d.问内容出处
The text is most probably taken from ________.
文章标题a相对而言是比较容易拿分的题,考生在做题时不妨用“逆推法”“命题作文法”进行解题。见一个典型试题:
The best title is______.
A. A great young girl
B. How to donate food
C. A father and a daughter’s hike
D. Best ways to help others#p#副标题#e#
考生做标题判断类试题时应抛开原文约束,将试题四个选项视为命题作文,逐一判断。以命题作文的方式来判断,考生视野和思路立刻就开阔了。A选项类似人物介绍,主要描述了不起的小姑娘;B选项讲解募集食物的方法,重在谈论方法;C选项谈父女俩徒步旅行;D选项重点还是方法,目的在于帮忙他人。四个话题泾渭分明,回归原文后,我们马上能够明白是“父女募集食物徒步跋涉途中的见闻与感慨”,正确选项自然是C。
事实上,文章标题也好,概括主旨大意也好,考生需要了解错误选项是如何“干扰”正确选项。以下几点归纳常见干扰项的特征:
正确选项:文章主要内容
干扰项(强):重要段落或较后两三个段落主要内容
干扰项(强):纠缠某个重要观点或个别重要事件
干扰项(强):混淆主要内容与写作目的之间的区别
干扰项(弱):次要人物、事件或观点作为主要内容
干扰项(较弱):错误信息
回到上题,将父女的名字用they替换,稍作修改(只设计强干扰项):
The text is mainly about ______.
A. challenges they faced while hiking (个别段落总结)
B. how they raised food miles by miles(意图与事件)
C. the best part they enjoyed on the road(个别段落总结)
D. what Kylie learned from the hike(以偏概全)
或者:lessons in the wilderness (脱离中心事件)
E. a meaningful journey they had (正解)
聊主旨大意和文章标题时,“写作意图”已经顺带描述过了。概括能力偏弱的学生建议找几篇低年级段的阅读理解试题文章,试着分析这类试题编题套路。此外,考生还可以试着同时编写这三类题型,了解选项之间的关联以及不同提问方式下选项的重叠。从实践的角度了解出题思路,是学生增强阅读得分率的重要方式之一。
文章出处或来源的确定既需要了解文章大意,又需要对文章部分细节的精确把握。在以后的解题技巧文章中我们会再次详述。
总结
1. 概括类试题学会“逆推法”,采用“命题作文”方式审题;
2. 了解干扰项设置思路;
3. 辨析文章标题、文章大意以及写作目的三类题选项设置的重叠与区别;
4. 尝试性阅读简单文章,以出题的方式训练自身的概括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