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的一首经典词,在之前小编给大家分享过这首词的赏析,因此本次我们看看这首词的结构特征,在这首词的结构布局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起承转合的结构,能够感受到被雕琢的美,这也是我们经常说的那种词所反映出来的美感。本次我们通过这首经典的《沁园春·长沙》的逻辑结构,感受诗词的另一种别致的美,同学们也可以学习其中的一些细节和技巧。
我们常说结构之于文章,如同骨架之于人。评价一个人长得端正与否,骨架往往是较基础的审美标准。如果一个人骨架生得不协调,那么脸长得再漂亮,也难掩缺陷。写文章也一样,内容上旁征博引,字字珠玑,但若是结构没有建构好,对文章的质量也有影响。
文章结构常常包括外在显性结构和内在逻辑结构。外在结构往往一目了然,容易把握,而内在结构常常隐藏于字里行间,往往以语言逻辑的形式呈现,因此常被学生忽视。在阅读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能深入地解读文本的逻辑结构,便会发现文本的精妙所在。
《沁园春•长沙》这首词,诗人匠心独运,天机云锦,精妙剪裁,不事雕琢。教读《沁园春•长沙》这首词,笔者读出了它的三重结构。
一、外在结构符合词的结构规范
《沁园春•长沙》是一首词,词牌名为“沁园春”。因此,它首先应该合乎词的规定,按照词牌“沁园春”的样式填词,字数、句数、平仄、押韵等都需要按照规定来写。这是这首词较表层的结构,无须赘述。
二、“壮”为底色,逐层深入
以“壮”字为底色,以“壮景—壮情—壮志”为主线展开,贯串,使诗歌能达到层层深入、环环相扣的效果。
(一)描壮景
宋玉有言:“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王国维先生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秋在大多数文人骚客的笔下,被赋予了悲凉的意蕴。而在诗人笔下,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
(二)抒壮情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作者通过询问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该由谁主宰的问题,表现出作者西安伊顿的胸怀和革命者的凌云壮志,从而实现由“景”到“情”的飞跃,达到借景抒情的目的。
(三)显壮志
《沁园春•长沙》中少年同学的群体形象,也是用“壮”的方式来表达。“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峥嵘岁月,一群意气奔放、才华横溢、心系天下、蔑视权贵的学生形象跃然纸上,含蓄地回答了上阕提出的“谁主沉浮”的问题。
三、逻辑结构伏脉千里,处处关联
以上两种结构,笔者认为都属于比较浅层的结构分析。这首词还有一条如草蛇灰线般回环往复的逻辑结构线索,使诗歌达到前后关联、起承转合的圆融效果,具体阐述如下:
(一)“怅寥廓”三句承上启下,情感波澜
从词的内容来看,这首词的上阕“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几句描绘了一派壮丽秋景,诗人此时的情感可以说达到了一个高潮。但诗人笔锋一转“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情感达到高潮时,诗人面对广阔的宇宙,苍茫的大地,发出了“谁主沉浮”的惊天一问。这一句“怅寥廓”与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的情感结构何其相似,在“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悠悠天地间“独怆然而涕下”。
“怅”在原文注释为:“原意是失意,这里用来表达由深思而引发激昂慷慨的心绪。”但笔者认为,除此以外,“怅”在文中的含义颇丰,可理解为感慨、思考、慷慨激昂、悲壮以及对未来不确定因素的担忧。在1925年,革命形势焦灼的状态下,“谁主沉浮”在事实上并不明朗,因此也引发我们深深的思索。因此“怅寥廓”三句就形成了结构上的转折和波澜,同时起了引起下文的作用。
(二)“曾记否”三句回应上文,前后圆融
词的下阕,作者起笔回顾峥嵘岁月,尽情抒写少年同学的风采,他们“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他们有才气,有意气,更不乏正气与豪气。读到此处,许多读者认为已经找到了“谁主沉浮”的答案。
是这样吗?那诗歌较后三句“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是不是显得多余呢? 笔者以为这三句才是对“谁主沉浮”从细节上真正的回应。词的下阕,前面部分主要描绘了一群壮志少年的特征,属于表面上的描写,而“曾记否”三句更多的是细节特征。青年热血固然可贵,但“万户侯”当时是一股庞大的力量,当遇到巨大的挫折时,“同学少年”是否会被浇灭了“热血”?这三句就是诗人响亮的回答。
这三句话可以这样理解:
1.“飞舟”象征革命路上的挫折与困难。哪怕困难再大,青年们也会奋力向前,在较险的中流击水,击起的波浪可以阻遏飞舟。
2.从诗歌跳跃性的特点,调整语序为“曾记否,浪遏飞舟,到中流击水”,可以理解为在浪遏飞舟的大风大浪中,青年也敢于到中流击水,这是一种敢于亮剑的西安伊顿情怀。
3.“中流击水”化用了祖逖“中流击楫”的典故,借用祖逖收复中原的决心,表明作者和少年们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
由此看来,这才是一股凌云的豪情,是对“谁主沉浮”的真正回答。“曾记否”这三句收束全词,真正做到了回应上文,前后圆融。
(三)“独立寒秋”字字精妙,统摄全词
经过以上分析,本词的开篇“独立寒秋”中的“独立”“寒秋”便豁然开朗。这四个字字字精妙,统摄全词。
1.“独立”与“百侣”相辅相成,尽显风骨
此词作于1925年。毛泽东同志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同年秋,他自韶山赴广州接办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游橘子洲、岳麓山,追怀1911至1923年间在长沙的求学生活和革命斗争经历,写作此词。
开篇“独立”二字入眼,令人难解。很多学生与“寒秋”联系,便轻易理解为“孤独”“寂寞”之意。再观下文,“携来百侣曾游”,彼时之热闹与此时之清静对比,更显孤单与凄凉。真是这样吗?笔者认为,这一“独立”,恰似对作者特立独行、卓然风骨的写照。此时此刻,作者独自伫立橘子洲,极目远眺,便是向北流去的滚滚湘江。尽管当年“携百侣曾游”的景象已不在,尽管作者此时内心波涛汹涌,但从下文“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勃勃生机来看,作者的内心并不是孤独,也不是“孤舟蓑笠翁”的孤傲,而是内心澎湃地回忆峥嵘岁月,回忆意气风发的“百侣”,回忆指点江山的万丈豪情。
所以“独立”二字统摄全词,定下了本词昂扬向上的情感基调。
2.“寒秋”万类竞自由,“霜天”较是好时节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往往给人肃杀之感。而当“寒”遇上“秋”,则更显悲凉。郦道元«三峡»中有这样的句子“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用“寒”“肃”渲染了三峡秋天的萧索、肃杀,让人顿生凉意。
然而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这样写道:“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从文意推断,此处“寒”应为“茂盛”的意思。为什么此处意为“茂盛”?笔者认为,此处“寒树”后面描写“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这种状态,不应该是萧瑟悲凉,而是一种奋发向上的态势。而树之茂盛给人清凉之感,故而为“寒”。
同样,《沁园春•长沙》中,尽管“独立寒秋”,但在作者笔下,秋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除此以外,从全词来看,本词也是以“壮”为底色,“描壮景”“抒壮情”“显壮志”,但本词又不是一“壮”到底,而是波澜起伏。
综上分析,可以看出,“独立寒秋”,刻画出作者重游橘子洲头,卓然独立,望着北去的湘江思潮起伏,万千豪情涌上心头的场景。由此,这一句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
总而言之,这首词中的三组句子,“独立寒秋”统摄全词,奠定了全词的情感基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承上启下,而且“怅”字使情感由高潮到平缓;“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承接上文少年同学的群像特征,进一步用具体行动表明作者敢于亮剑、渴望建功立业的壮志豪情。通过这三组句子内在的逻辑联系,使本词实现结构上的前后关联和内容上的圆融通达。
读懂了《沁园春•长沙》的逻辑结构之妙,便能更好地理解古代律诗中的起承转合之妙。当众多写作素材置于眼前时,便知“弱水三千”而“只取一瓢”的执着和从容,方能有“天机云锦妙剪裁,起承转合去雕琢”的清丽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