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是怎么形成的?三本生也可逆袭大学?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8-04 14:05:40

  独立学院和民办高校给成绩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长提供了一条通往成功的新路程,“三本”高校对于学生来讲或许也是一条不错的选择,伊顿教育小编带大家深入分析独立学院,和您一起了解独立学院。

  

三本大学

 

  独立学院的“独立”之路

  所谓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即企业、事业单位,社会机构或个人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因为借用母体高校的名号,所以独立学院的名称一般是以“XX大学XX学院”的格式来命名,这也是将独立学院与其他高校相区分的首要方法。

  独立学院的兴起源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为了扩大高等教育资源,鼓励公办本科院校结合社会资金来举办独立的学院。而我们所知的独立学院也就在那时起应运而生,为普及高等教育,解决普通本科高校资金不足的状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独立学院刚开始的发展受到母体高校强烈制约,被视为公有民办的“二级学院”,其办学目的要服从于母体大学的整体利益。不过随着独立学院的不断发展,加上政策的鼓励、支持和引导,很多独立学院开始与母体高校开始断开联系,甚至改名转设为民办高校。独立学院也从原先的三百多所降到了现如今的266所(2016年5月30日的数据,之后还会有变动)。

  根据教育部规定,从2003年起独立学院招收的新生,毕业证书不再由校本部发放,一律发放独立学院的证书,但学士学位证书还是由校本部发放。而从2008年开始,独立学院录取的新生,统统发放独立学院的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不再颁发母体大学的学位证书。这也就意味着,独立学院2012届开始的毕业生,其拿到手的学位证书与毕业证书都是所在独立学院的,与母体高校再无瓜葛,这也缓解了当时许多本部学生对三本学生跟他们拿同样学位证的不满。

  很多独立学院都说自己有母体高校的老师过来讲学,其师资有一部分来自于母体高校退休的职工以及进行兼职的青年教师。高考志愿通平台的咨询师李伟锋表示,独立学院与母体高校的脱离已经是大势所趋,但这并不代表师资会因为独立学院的“独立”而产生影响,高校的师资待遇以及生源质量仍然保持原貌。当然,有人指出独立学院的师资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问题,独立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多、退休教师多,而稳定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却紧缺,这样的师资结构并不利于独立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并且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不享受待遇和编制,这无疑会削弱独立学院对于中青骨干的吸引力。大学城市学院的招办负责人王利彩表示,独立学院的创建初期确实存有这样一个问题,不过随着时间推移,当初的青年教师如今也已成长为了中青骨干,“两头大,中间小”这样的问题正在渐渐解决。

  至于有人说独立学院的学生在考母体高校的研究生会有优势,这个在前些年估计还是存在的,尤其是跟母体高校关系比较密切的独立学院。因为能接触到母体高校的老师,可能在考研面试的时候相对占便宜一些。但随着近几年录取的研究生中推免名额的增多,实际上加大了考研难度,能通过考研初试的同学都是值得尊重的人。当然不排除存在一些过了初试并且复试的考官是自己老师的情况,但这对于本校的学生来说更常见,考研重要的还是自身的努力与心志的成熟。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三本生怎样直升母体高校?逆袭大学?三本独立学院学生的进阶之路 下一篇:高考考生“商业化”好吗?令人惊讶的高中生月薪 你怎么看?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