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倒计时的最后五个月里,每一分每一秒都变得尤为珍贵。这段时间不仅是为了弥补知识的短板,更是为了精心准备,以迎接这场重要的考试。但是在复习前,有两件事我们要先明确,基础的问题就不再多说,如何围绕着基础把知识点理解的更加清楚透彻呢?
一、学会看书才是高分硬道理
无论是哪一门学科,它其实有很多书上面的概念题。那这些概念题就是送分题,它考察的就是你对于基础概念的掌握情况。我们在做题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那如果你是这样子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不熟悉书上面的核心概念。
学生物的同学,你可以想一下,你能否准确的回答出细胞分化的概念。你一定要按照书上面的话,一字一句,并且能够把那些核心词语都给说出来。至少有50%的人复述的不能和书上面一模一样,也就是说,有很多送分题,这50%的人都是拿不到的。
文综就更不用说了,选择题他有些考察的内容都是直接复述了书上面的。
二、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
时间是复习的必要保证。要提高学科的复习效率,首先要有固定的复习时间,以每天不少于50分钟为佳,太多会影响其他学科的复习,太少又没效果。时间宜安排在就寝前的一小时(这段时间是一天中大脑的四次记忆之一)。
就以历史复习为例子,想要复习效率高,应在50分钟的时间内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三本教材的复习时间进行合理再分配。记忆是历史学科要求的最基本的能力,复习周期越短、记忆效果越佳。
有些同学每天虽有固定的时间复习历史,但往往是想看什么就看什么,今天中国古代史、明天世界近现代史,或者连续一段时间或复习中国古代史、或复习中国近现代史、或复习世界近现代史,周期相对较长,结果看了后面忘了前面、复习到前面又忘了后面。
因此无序或周期很长的复习效率很低,谈不上对教材理解的深度。一般来说,在每天固定的复习时间里,对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都要有明确的量的规定,
具体办法如下:
1.确定在一定的时间段里对教材的复习遍次,再根据每册教材内容的多少确定每天对三本教材的复习量(即每天复习多少页)。
2.针对中国古代史内容相对较少,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的内容较多且理论性较强;在固定的50分钟时间里,安排中国古代史的复习时间可用10分钟,另两本教材各用20分钟,再根据每天所规定每本教材的复习时间、所要复习的量来确定每天每本教材要复习多少页。
3.在《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上册复习完后,再复习这两本教材的下册,每天所用时间、复习量、方法与上册相同。但此时《中国古代史》已经复习了一遍,是否还要接着再复习?答案是肯定的。
因为《中国古代史》的史实记忆相对较多,而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侧重于理解,因此中国古代史的复习遍次应多一些,且每天分配的时间只有10分钟,要记住并理解其内容也应多看。其他的学科也可以用这个方法。
最后五个月不仅是知识积累的时间,更是心态和状态的调整期。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身体状态,相信在这最后的冲刺中,每个人都能展现最好的自己,迎接理想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