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导艺考生有一个考核项目为:编讲故事,那么如何能编好一个故事呢?考生在考场上如何能讲好故事呢?提前的准备工作是重要的,那么讲故事一般考场会出哪些题目呢?本文,小编为大家整理了讲故事方法以及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各位考生!
不难发现,很多编导考试的同学们都会加重对于“编讲故事”这个考试科目的学习,那么“编讲故事”到底如何把握呢?环节考查的具体方式为:考生在考场上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的准备,然后根据自己抽取的命题讲述一个现场构思的完整故事。故事时间一般不过5分钟为好。考官通过命题讲故事的方式,主要是在考查考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对生活的观察力和艺术的创作力等等。
1.一般都会有哪些命题?
面对“命题讲故事”的考试,很多考生较关心的往往是“到底会出什么样的题目”。们总结了其实不同的院校,不同的,在每年的题也都不同,命题的方式可谓多种多样,但一般来说大概可以总结为四大类别:第一类是实体,也就是以生活中某件具体的物件作为话题。比如“花”“全家福”“玩具”“一张珍贵的照片”等等。第二类题目多是一些场景。比如“农贸市场”“下课时间”“假期”等等,在面试中出现次数较多。第三类题目多是一些缺乏形象化的命题,比如“梦想”、“奔向明天”、“乡愁”等等。另外,除了这些开放性的题目,部分院校还会出一些带限制性的命题。这类命题往往不是一个词,而是一系列的词组,要求考生通过联系所给的词语来创作一个小故事,且故事里要有这几个词组出现。比如“老人、草帽、鱼、爬楼梯”,“小学生、橡皮筋、考试、笔”等等。
2.如何来“讲故事”?
如何准备和应对编讲故事
其实艺术类面试中的“命题讲故事”和考生在高中作文课中接触的“命题作文”基本是一个意思,也要有人物、要有情节、要有环境,考生们在平时都进行过这方面的作文训练,都有过创作的经历,所以说对“命题讲故事”也不用太担心。但不同于“命题作文”的是,“命题讲故事”是要求考生在15分钟里现场创作一个小故事,且讲述时间不允许过5分钟,并且是要求用口头表达,这相对于平时的40分钟作文的笔头功夫而言,还是有一些难度的,需要考生在平时下点工夫来准备。那么,要怎样才能在短短的l5分钟内创造出一个吸引考官的,精彩完整的小故事呢?小北为考生提几点建议:
抓住关键点结构故事
很多考生在考试时觉得准备时间太短,往往底气不足,再加上考试时的紧张情绪,更是让他们在这15分钟里不知从何处下手构思故事,脑子空白一片,到较后准备时间到了,只能随便瞎编一个草草应付,考试结果当然可想而之。其实考生在创作故事时根本不用慌张,只要抓住了结构故事的几个关键点,用15分钟创作出一个情节完整的小故事根本不是难事。
一个故事的三个基本要素是——人物、环境、情节,考生在抽到考题后,首先是认真审题,看清楚到底是实体性的题目还是场景性的题目,又或者是开放性、限制性的命题,是要你以“花”为中心来开展叙事,还是已经给了你一个场景“下课时间”来让你讲故事。在认清楚命题后,再开始从情节、人物、环境上来构思,迅速确定三个信息,即“一到两个主要人物,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一件事情”。比如以“花”这个题目为例,考生在拿到题目后就可以确定“一个中年男子,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夜晚,在一个小女孩那买下了一朵玫瑰花”。按照这样的思维方式先从三个基本要素开始构思设定,即给整个故事先架起了“故事脊椎”,让考生的思路变得清晰,可以很好地顺着这三个点来往下搭建故事。但要提醒考生的是,不同类型的命题在确定三要素时要有所侧重。一般来说,实体性命题,例如“玩具”、“照片”,这样的命题本身就是情节发展的中心,是故事矛盾设置的中心,考生在构思情节时,要紧紧地扣住命题,要以所给的实体为中心来结构故事;而场景性的命题,例如“假期”、“教室”等,已经在环境这个要素上对故事做了限制,确定了时间或者空间,考生在这样的命题下构思故事时,就要结合所给的环境侧重对故事人物的选择和情节设置,即往环境里放故事;而一些抽象的命题,比如“梦想”、“乡愁”等,这样的命题是比较难的,需要考生将抽象的题目通过人物、环境、情节来予以具象化,主要是在主题的升华上下工夫;而带限制性的命题,往往给考生一系列的词组,例如“老人、草帽、鱼、爬楼梯”,这样的命题已经限定了“人物、环境、情节”,已经为考生搭好了“故事脊椎”,面对这样的命题,考生要关注的是如何来结合这些所给的要素继续发展故事,要侧重“确定矛盾、丰富人物”,用戏剧化的故事情节为线索来串联这些词组。”
在确定了“一个主要人物,在某个时间某个地方,发生了某一件事情”之后,考生接下来要思考的是“找一个主题、确定一个矛盾、建立你的人物”,即在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故事脊椎上继续搭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