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经历?如何评价范仲淹?
原创推荐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6-28 10:49:42

  说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大家不会陌生,这部作品中描绘的很多栩栩如生的场景,都像是作者亲身经历过一样,但是在后来的人们的研究中,有人说其实这部作品是范仲淹受滕子京所托而写。而自己并没有真正的去过岳阳楼,所以就有很多的人循着这座名迹去探索真伪,到底他有没有去过岳阳楼不得而知,人们也都是根据现有的一些证据在猜测而已。但是这篇作品中却能真实的反映出他的人生的经历,一起来看看!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反映了他怎样的人生经历?如何评价范仲淹?

  洞庭湖古时候称为云梦、云梦泽,这名字既霸气又有诗意,作为数得着的大湖,洞庭湖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而岳阳呢,今天洞庭湖,大约有一半的水域面积属于岳阳,所以岳阳算得上洞庭湖畔较重要的城市了。岳阳楼较早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就一直在今岳阳城内,洞庭湖畔修建楼宇,唐代各大诗人李白、杜甫、孟浩然、李商隐等等皆写过洞庭湖岳阳楼的诗句。经过这些大文豪的赞颂渲染,洞庭湖、岳阳楼不单单是一湖一景那么简单了,而是成为一种文化象征。

  范仲淹是北宋早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他死后谥号文正,追封楚国公,可以说是极高的荣誉了。范仲淹生前曾经在多地为官,较高做到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在这个位置上,他力推改革,对后世王安石变法产生积极影响。不过很可惜,范仲淹改革失败,后来被调到邓州,就是在那里,他写下了千古名篇《岳阳楼记》。

  关于范仲淹去没去过岳阳楼,看没看过洞庭湖,这点很难讲清楚,不过在写这篇佳作的时候,范仲淹已经五十多岁了,饱经沧桑,世事洞明,看没看过洞庭湖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心里有想法有抱负,他要借这篇文章表达出来。看一下范仲淹生平履历,就算他没看过洞庭湖和岳阳楼,他也早早见识过大湖大海。

  早年范仲淹曾经在泰州为官,当地海堤年久失修,多处溃决,范仲淹主持重修捍海堰,后世称范公堤。在泰州,范仲淹领略过大海的波澜壮阔,对于大的水景肯定有印象。

  后来范仲淹到苏州为官,苏州比邻太湖,这是跟洞庭湖齐名的大湖,太湖素有无风三尺浪的说法,如果遇到天气肆虐,风雨大作的时候,太湖有何景象范仲淹不会不记得。

  有了这些年的经历基础,再加上文人的想象力,要范仲淹描绘一处水景都没有难度吧。不过《岳阳楼记》写景虽妙,更妙的却是它寄托的情怀和表达的思想。

  范仲淹一生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曾经因不满宰相吕夷简把持朝政而仗义直言,进而接连遭受打击,受到贬谪。范仲淹丝毫没有屈服,甚至还留下了“宁鸣而死,不默而生”的名言,刚直个性可见一斑。

  更值得称道的是范仲淹并不是一个文弱的文人,宋朝时期,周边一直不安定,当时西夏崛起,元昊称帝,对大宋虎视眈眈,范仲淹临危授命,戍边西北,范仲淹制兵领兵很有一套,军队训练有素,又懂得跟其他少数民族搞好关系,戍边五年,元昊始终没有掀起大的风浪,较后向大宋称臣。

  正是因为范仲淹在西北的卓越表现,才有了后来他回京主持政策的机会,政策难免会侵害一部分当权者的利益,较后的结果以失败告终,范仲淹无奈被降邓州。这时候范仲淹年纪已经很大了,一辈子大起大落都经历过了,所以才有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样大智慧的思想。尽管仕途不如意,范仲淹更在意的却是天下苍生,洞庭湖上的风云变幻既像是人生的起起伏伏,又像是整个天下的兴衰荣辱,范仲淹胸怀天下,自然可以写出这样气势磅礴的文章来。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为什么说“人命关天”?命与天在古代的理解是怎样的? 下一篇:“格物致知”的意思是什么?这个思想的源头在什么时候?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高中英才班
高中英才班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