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童话怎么写?如何把微童话写得出神入化?在这里就要讲究一个特点了。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是经典名言。在我看来,它透露出一个重要消息——每片叶子都是特别的,都是与众不同的,电脑上的复制粘贴除外,不对!即使是复制粘贴,也有个先来后到,还是不同的,对吧。
既然是与众不同的,就又有一句名言:你的与众不同之处,才是你的成功之处。想成功,得发现自己的特点、特长,有特产也行。
想把一篇微童话写成功,也得有特点。
有了特点,这个特点就是标签,比如:谁撒尿要抬起一条腿啊?狗。民间故事里说,这条狗腿是泥做的,尿是水,会把泥冲坏,所以狗尿尿时得把它抬起来。扯开一句,人说“嘎泥心的”,本是骂人的话,骂人是条狗。据说,狗的心也是泥做的,把狗打晕,放在泥地上,狗能活过来;若放水泥地,狗就死了。近日,就这个问题请教地方文化曹晓波老师,他说:“瞎说。腻心,就是被油腻裹心。”——我听的。但是,“泥心”也挺有意思。
接着扯正题,找特点:
谁爬过,身后留下一条闪闪发光的路啊?蜗牛。
谁的耳朵长啊?兔子。
谁的鼻子长啊?大象。
谁的脖子长啊?长颈鹿。
谁的身上有斑马线啊?斑马。
谁天生黑眼圈啊?熊猫。
谁的屁较臭?黄鼠狼。
……
如果在动物园里,喊一句:“那个长脖子过来!”长脖子是谁啊?长颈鹿,它就走过来了。再喊:“那个长鼻子过来!”长鼻子谁啊?大象,它就走过来了。在某些情况下,特点就成了名字,一说出特点来,大家就知道说的是谁。
比如《西游记》里有这么一句话:那小妖奔至前门,从那打破的窟窿处,歪着头,往外张,见是个长嘴大耳朵,即回头高叫:“大王莫怕他!这是个猪八戒,没甚本事……”
这“长嘴大耳朵”,就是猪的特点,这里指的就是猪八戒啊。作者为什么不一开始就说“歪着头,往外张,见是猪八戒”呢?因为这样写没了特点,又与说的话重复,就写得差了。
前面讲的这些特点,都是与众不同的,与生俱来的。
如果动物园里有七头长颈鹿,喊一声:“那个长脖子过来!”七头长颈鹿都是长脖子啊,谁会走过来呢?不清楚。如果刚好有一头长颈鹿近视眼,戴着一副眼镜,而其他都没戴,喊一声:“那个戴眼镜的长脖子过来!”那么,它就过来了。
也是就说,戴眼镜也变成一个特点了。这个特点后天的。
抓住了特点,就能写出微童话。
到此一游
文/何澄宇(五年级)
小猪出门玩儿,总是在泥地里滚出一个个坑,表示小猪到此一游。
小狗去玩儿,总是撒一泡尿,只要闻出这尿骚味儿,大家就知道小狗到此一游。
蜗牛出门不着急,他慢慢地看着这美丽的天空,留下了一道银色的足迹。这就说明蜗牛到此一游。
小朋友出去玩儿,把垃圾带了回来,这是较文明的“到此一游”。
小猪——滚坑
小狗——撒尿
蜗牛——银色足迹
三个角色,三个特点。这是把特点直接用在微童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