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而立”是什么意思?“三十而立”一般用来形容什么?“三十而立”是《论语》里的这一段话,是圣人对自己一生的总结,现在已成了年龄的代名词,三十岁也被称作而立之年,究竟立个什么?从古到今都在争论,小编谈谈自己的看法。
要弄清这个,先看前一句,“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句的意思关键是学字,学什么?我们知道儒家起源于古代的祭祀,所以容易想到礼,小编看到有人解三十而立为礼立,这有的道理,十五岁的孩子学什么,只能学一些做人做事的规则,对不对!但小编讲还有深层的意思。
我们看,学字的老写,意思是长辈们把《易》放在膝盖上,孩子们虚心地听,哈哈,这是学字的本义,《易》是讲什么的?看,不是单讲礼的吧,实际是涵盖天地人法则规律的,也就是讲道的,简单说,易就是道。
一提讲易讲道,有人就爱对,《易》有什么用?老掉牙了,几千年造成了中华文明的落后,科技落伍了,实际这也是很多人误解的地方。不是《易》落伍了,而是宋明理学对《易》的解读错误,造成了明清的落后。
《易》学分两派,象学和理学,宋明理学属理学,讲内用,象学讲外用,这样说点局限,暂这样分。《易》是内圣外王之学,不是单一的。
综合以上,我们就知道圣人是学这个的,不是单学礼的,这样经过了十多年,“三十而立”,什么立了呢?就是真我,大我,也就是佛家讲的法身,这个是讲见道哦!脚跟点地了,这是对内讲的,所以是得体,后面“四十不惑”,这是对外讲的,得用,到“五十知天命”,体用合一了,他是讲这个的。
所以,“三十而立”是讲见真性的,你看前面没有主语,不是我立,它同孟子讲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我一个意思,指真心真性,所谓法身广大通天地也,不是礼,不是道德品质,这下明白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