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意思是什么呢?这句诗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对于“老”的一种看法,年过花甲,对于老的感知是的敏感的,因此这首诗写的也是自己的一个对于老的认识和感悟。“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这句诗写的也是作者的豁达的一种态度。下面我们就来赏析一下这首诗。看看这首诗的大意是怎样的?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出自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题目中的“乐天”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白居易和刘禹锡同龄,时年两人已年过花甲,垂老已至,白居易对于“老”这一话题有感而发,写出了《咏老赠梦得》一诗: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余。
诗中的字里行间透露着诗人白居易对老的消极看法,刘禹锡却认为老既有不利的一面,也有有利的一面,比如经历了诸多事,阅过了许多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形容的是一种乐观,豁达,从容不迫的心境。
《酬乐天咏老见示》的全诗如下: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诗的大意是:
谁人不对老有所顾虑,老后还有谁怜惜。身体消瘦腰带频繁缩紧,头发稀疏头冠偏斜。弃置书卷缘自爱惜眼,经常艾灸只为延年。经历了诸多事并深谙世事,阅历的人生如同积水成川。仔细思考便觉庆幸,忧虑的心情也就释然。不要说日落桑榆已晚,尚有霞光满天。
诗意赏析:
诗的前六句是作者对白居易诗《咏老赠梦得》的赞同,人人对老皆有所顾虑,老之后没人再爱惜。身体消瘦,腰带频频缩紧,头发稀少,帽子偏斜,视力下降而弃置书卷,为延年常常艾灸。这些是老年人的普遍特征。
诗的后六句是作者对老的另一面看法,老虽不好,但是也有好的一面。老年人已经历经了诸多世事,同时也看透了世间的悲欢离合,人情冷暖;老年人阅历的人生有如积水成川,丰富多彩。较后一句“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是作者的一种比喻,也是作者对老的乐观,从容的态度。虽然日落桑榆,预示着天色已晚,但是夕阳映出的霞光却布满天空,绚丽缤纷。有一句歌词能够诠释较后的两句诗,“较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