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战役和战斗三个词中都有一个动词“战”,不同之处是后面的谓语不同,在大致的意思上有着相似之处,但是在细微之处还是有着很大的差别的。而作为一些比较正式的历史记载或者文献来说,这三个词的运用可不是随便就可以用的,他们代表着不同规模以及不同的形式的交锋。因此在下面小编就以一些比较经典的历史事件来给大家详细的分析一下战争、战役和战斗三个词的区别。
抽象地解释名词有些无力,咱们还是用具体的事例来说明。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称为“抗日战争”,在1937年以后的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与日军进行大型会战23次,重大作战200余次,大小战斗约20万次,能否大致看出具体区别来呢?
一般说来,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两个、两个民族或者两个阵营之间的军事对决,比如中日战争、明清战争以及解放战争等等,是有其特定政治意义的。而如果是这个地球上大多数主要都参与的战争,那就是世界大战了。
而“战役”和“战斗”则比较纯粹,就是在战争中力图击败敌人的作战行动,已经与政治无涉,就是怎么干和如何把敌人干服的问题。而战役和战斗之间的区别,在于双方在作战中投入的兵力规模,这就涉及到军队的建制问题。
通常情况下,军事上把“团”或者日军的“联队”作为较大战术级单位,而以上则称为“战役级单位或战役级兵团”。也就是说,当交战双方投入的兵力都过团或者联队级时,才可以称为“战役”,否则就是战斗行为,下限可以是一个八路军追着一个鬼子打,那也得算是战斗,发生交火即可。
举个比较特殊的例子,1940年两万八路军围攻日军冈崎支队的作战行动,军通常称为“关家垴战斗”而非战役。这是因为虽然八路军出动了386旅、决死一纵等三个旅级部队,但是日军却只有一个大队500多人的兵力,不符合双方“均过团级部队”的定义,还得算战斗。
其实较难解释的是“战役”这一军事术语,因为战役可以分为大型、中型和小型三种,之间的准确界限是很难区分的。笔者尝试以个人理解对其做基本分类,也欢迎军事爱好者讨论和斧正。
以抗日战争为例,当作战行动涉及到一个或几个战区的大部分作战部队时,毫无疑问属于大型战役,国民党军队称为“会战”。比如1932年日军进攻上海时,第十九路军和第五军的抵抗称为“淞沪抗战”,因为中方投入的只是两个军级部队不足一个集团军的规模,日本人也就是三个师团的“军”级部队。
而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就是“淞沪会战”了,毕竟军事委员会投入了当时中国三分之二的野战陆军,总兵力冲刺70万人,而日军出动了“上海派遣军”和第十军的30万人,也达到了方面军规模,事实上也正是这两支部队后来编成了“华中方面军”。
在前后三次长沙会战中,军事委员会在广袤的战场上调动了第九战区、第六战区、第三战区的部队迎敌,预备队中甚至包括了从第四战区调来的部队。“浙赣会战”是第三和第九战区联合抗敌,“湘西会战”则调动了第四方面军全部和第三方面军一部,也属于跨战区战役了。
如果仅是一个或数个集团军、以及数个军级规模的部队参战,则可以视作中型战役,也就是开篇所说的“重大战役”,虽然达不到会战的规模,也算不小了。比如八路军对日寇华北方面军发起的“百团大战”就达到了这一等第,八路军动用了105个团20多万兵力。
而我们熟悉的“台儿庄战役”其实是会战的一部分,“万家岭战役”是武汉会战的一部分,李宗仁和薛岳都动用了接近20万大军。比如台儿庄战役,参战部队就有孙连仲的第2集团军、邓锡侯第22集团军(川军)、庞炳勋第3军团、汤恩伯第20军团以及战区直属的张自忠第59军等部。
如果是仅动用了一师或数师、以及一个军左右的兵力规模,那只能称为小型战役了,比如台儿庄战役中,川军王铭章第122师死守滕县的战役。但是第57师的常德保卫战和第10军的衡阳保卫战可不能计算在内。
前者有两个战区大批援军在外线与日军激战,故称“常德会战”,后者在外面解围的也有王耀武集团军和薛岳指挥的第62、第79军甚至包括桂系的第46军等部,仍然称为“衡阳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