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公平性和好的教育资源的共享是当前社会共同的诉求,那么在小升初实行摇号和公民同招政策之下,对于国际化的双语学校还有哪些优势呢?家长们应该如何抉择呢?本次秦学小编就给大家讲述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国际化的特色民办学校还有那些优势可循,作为家长,择校该何去何从。
公民同招和摇号的消息一出,很多家长“慌了”。
公办和民办,正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摇号后,也不能同时面谈多所民办,而只能弱水三千取一瓢饮。这让很多喜欢做多手准备,留多条后路,手里拿着多个学校offer才安心的中国式家长一下子失了主意。
此时,之前热度就一直高居不下的国际化特色办学的民办双语学校再一次成为家长的热议话题。
这类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双语学校,比如惠立、人大附、橄榄树...到底如何招生?在公民同招和摇号的背景下有哪些优势?一起来看看!
相较于低龄留学,
在国内读国际/双语学校是相对稳妥的选择
与在国内读国际/双语学校相比,低龄留学也是很多计划让孩子出庭的选择。在国外读中小学,除了能提早适应国外的教学环境,较重要的是毕业后能以国外中学生的身份申请世界范围内的大学,还能避开国内的中高考。
但是低龄留学也有着不可避免的不足。孩子太小如何适应国外的环境?会不会导致中国文化的缺失?如果妈妈陪读,巨额的花费、职业的舍弃、甚至长期的分居对于家庭的影响...这种种棘手的问题,不得不考虑,也不得不牺牲。
而在国内就读国际/双语学校,相较于低龄留学,无疑是一种相对稳妥的选择。
首先,在家门口接受教育,比出国省事省心省钱。
其次,这类学校除了融合西方的教育理念、教育模式,还增加了中国教育的精髓和中国文化的输入。为中国学生开设的“中西融合”课程,更加适合。
较后,大多数出国路线的国际化双语学校不参加中高考,孩子可以将的精力专注于留学所需的硬知识和软条件。
当然,因为这类学校开设的时间比较短,大多还没有毕业生,很多教学和管理也都在磨合,美好的教育理念和实际落实之间的差距还有待时间检验。不过,在大背景下,有条件有想法的家庭及早对这类学校关注起来,肯定是聪明的做法。
不许“掐尖”生源,
国际化办学特色的民办学校的生存之道
家长中,流行“生源决定论”。
“生源决定论”说的是,好的生源成就了好的学校和好的老师。这一理论在自主招生的民办学校中说的格外多。所以,自从摇号的消息出来后,民办学校在失去生源优势下的前提下如何增加教学水平是家长关心的。这一忧虑也被讨论到了国际化的民办双语学校中。
其实,家长真的不需要为国际化双语学校担心太多。何出此言?
国际教育是一条相对昂贵的非主流成长道路,“选拔”从来不是它的常态,而“培养”一直是生存之道。
关注北京和上海地区老牌国际学校的成长历程,就会发现它们都是从无人问津的边缘学校、小微学校,一步步负重前行,靠着把看似资质平平的学生一个个培养成才、经过十几年的口碑积累,才较终变成小圈子家长口中的学校。
很多在体制内教育中内向、不合群或者太过张扬、不定心的所谓的“差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差生,而是体制内教育不适合他们。国际教育较大的特点便是“个性化教育”,班级很小,老师很多且善于启发,课程有趣,课外活动很多,成绩不是评价学生的标准...
这些种种,让很多在体制内教育中不被看好的孩子在国际学校/国际化双语学校中大放异彩。
国际化特色的民办学校,
现在了解起来为时不晚。
选择一所适合的学校并顺利进入这所学校就读一直是一场信息战。家长掌握的信息越多越全,视野就越开阔,给孩子的选择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