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如何更好的进行寓教于学?语文学习怎样开辟新路径?
教育新闻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12-17 10:47:16

  语文的学习其实有更多的方式去进行,因为语文的学习是一个很宽泛的学习模式和状态,因此在语文的教学或者学习中进行寓教于学是比较的简单的,但是却不是很容易的,因为一些基础性的知识是的枯燥的,想要真正的将这些简单的知识更好的趣味化,是不容易的。满足每一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是艰难的,只能在不断的前进中去更好的探索。

教师如何更好的进行寓教于学?语文学习怎样开辟新路径?

  语文教学改革一直在进行,只不过这些年更加风生水起,各种“新观点”“新理论”“新模式”竞相争艳,一时间令人眼花缭乱、难以适从。高考语文加分的“呼声”也是此起彼伏,其目的是期望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真正重视语文,更好地落实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可事实上,不管教师如何绞尽脑汁,学生依然不为所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与“学”相矛盾,教师所教多非学生所想学,学生所愿学亦非教师之所能教。

  在这个网络通讯日益发达的时代,学生的视野不再只局限于语文教材,经典著作虽说厚重,却有点“沉闷”;“快餐文化”以其“通俗”“有用”“新奇”引起了“新生代”的极大兴趣。为了追赶所谓的“潮流”,学生看的、想的、谈的多是网络时代的黑色“时尚”,这些与语文教材关联性不大,也不为多数教师所认可。要想解决“教”与“学”的矛盾,笔者认为“情感驱动”“文以载道”“学以致用”也许可以提供一些帮助。

  一、情感驱动

  时下似乎特别流行“驱动”一说,作文总少不了“任务驱动”,课堂教学则必言“问题驱动”。“驱动”几乎成了学生“动”起来的法宝。既如此,何不顺势进行“情感驱动”? 相比“问题驱动”,“情感驱动”更能调动学生,激活语文课堂。

  其实“情感驱动”早已有之。《学记》里的“亲其师”而“信其道”,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都是“情感驱动”的表现。如果教师能让学生“喜欢”自己,语文课堂不会“沉闷”;如果学生能跟着教师在“语文”世界里遨游,课堂教学效果也不会太差。

  可是,如何才能让学生因“喜欢”自己而“爱”上语文课呢?

  1.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虽说传统的“师道尊严”依旧被人“信奉”,其优势也不言自明,可是在以人为本的时代,再过度强调“师道尊严”,就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了。况且,“教师”“学生”两大群体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教师队伍年轻化,男女教师比例渐次平衡;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思想言行更加活跃,很难恪守“师道尊严”了。现今教育要求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教师不可能以所谓的“师道尊严”去苛求学生。如果教师那样做,只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适得其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越发平等和谐,师生关系亦当如此。尽管古人重视“师道尊严”,可是“亦师亦友”时有发生,并成为佳话。可见,教师和学生之间不只有师生关系,还可以是朋友关系。在笔者看来,教师对于学生来说,可以亦师亦兄亦友。在课堂上、在学习方面,教师是学识渊博、传道解惑的师长;生活方面,教师可以是和蔼可亲、关心学生生活的兄长;思想方面,教师可以是学生的朋友——值得的朋友,在他们遭受挫折打击而苦闷、失望、困惑时成为交流倾诉的对象。当然,要想做到亦师亦兄亦友并非易事,教师需要适时转变角色,用心融入学生群体。人们常说用真心换真感情,确实有道理。学生融入了真情,自然会因“情感”而被“驱动”,语文课堂也必定随之“动”起来。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确实可以“驱动”学生,让他们自觉参与课堂学习。

  2.展现语文人的魅力

  在这个“看脸”的时代,俊男美女满天飞。有些教师凭借或帅气或靓丽的容貌一下子使不少学生倾倒,学生必然会因此而喜欢上语文课。只是容颜易老,况且还有许多教师长相平平,可见,以“脸”动“生”,不是较佳选择。再说语文西安伊顿精深,绝非一“脸”可以展示的——展现语文教师的魅力才是正道。

  有人说,生活就是语文。语文教师应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虽说如此,学生也不会如此苛求教师。如果教师有一两样“绝活”,例如,渊博的学识、飘逸的粉笔字、幽默的语言,甚至是戏剧性的表演等,只要你能适时地展示一番,势必可以“打动”学生。

  例如,说起李煜的《虞美人》,笔者的学生没有一个不激情高涨的——这首词,笔者没有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而是抓住词本身所富有的情感以唱带讲。也许是因为第一次听语文教师“唱”课文,也许是因为笔者深情的演唱感染了学生,此后,笔者就成了孩子们的“一哥”。课堂上,学生不再像原先那样“死气沉沉”,而是“动”起来了。

  可以说,一个语文教师都有“吸引”学生的独到之处,只要恰到好处地展示出来,会激发学生对教师产生某种“感情”,进而喜欢语文。

  二、文以载道

  古人云,“文所以载道也”。这就是说,“文”中含“道”,“道”因“文”而显,为此,讲授课文时,教师理当抓住“文”中之“道”,既解“文”更传“道”,让学生因“文”而得“道”,如此,学生如何不爱“语文”?

  当然,文章不会千篇一律,“文”中之“道”也就千差万别了。一般来说,文章之“道”可以粗略分为“历史之道”“现实之道”“人文之道”和“为人之道”等。

  1.历史之道——尊重历史

  所谓“历史之道”,即文章记录了历史并借历史阐明了某些道理。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明得失、知兴衰。教材选用此类文章,目的明确。例如,在讲授《过秦论》时,教师可以抓住秦国灭亡的历史,引导学生分析其消亡的真实原因,并由的兴衰推及个人的成长;学习《包身工》,意在让学生了解那段历史,明白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当珍惜学习机会,以便将来能够更好地报效祖国;而《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则可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香港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分析香港得以回归祖国怀抱的根本原因,从而体会只有繁荣昌盛方可立足于世界之林的道理。学习这些文章,不只是让学生知晓一段历史兴衰,更要让他们学会尊重历史,以史为鉴。

  2.现实之道——有梦想敢担当

  人都不可能生活在成为历史的“过去”,也不可能生活在虚无缥缈的“未来”,只能生活在真实可感的“现在”。而作为“现在”的现实社会是复杂多变的,要想适应这一环境,就得了解“现实”,并掌握一些生活之“道”。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能从语文教材中学会一些处事的策略。例如,《蜀道难》看似描写了攀登“蜀道”的艰难,实则表明:现实社会生活不易,要想实现远大理想更是“难于上青天”,尽管如此,教师还是应当正确引导、鼓励学生为了理想而不懈努力,让学生明白学习是生活较好的老师;《我有一个梦想》提醒学生作为社会一员,在享受社会提供的相应服务的同时,还应该学会担当——担负起改造社会、建设祖国的重任;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则既讲担当精神,又谈处事策略——其旨意在于让学生懂得在紧要关头,当以大局为重,不能过于计较个人得失,与此同时,担当要讲方式方法,不能蛮拼硬闯。

  3.人文之道——“共生”“互生”

  此“人文”非一般意义的人文,而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孔子为了“治天下之乱,化天下之穷、去天下之恶、成天下之善”,而教“人文之道”。何谓“人文之道”? 简言之,即“仁者爱人”。“人文之道”实际上是说人类“共生”“互生”之理,也就是说人们只有和睦相处并在对方的帮助下才可以更好地生存。此“人文之道”的实质就是:人不能只为自己而活,生命的意义与价值也在于“爱”别人。例如,《祝福》中鲁镇的人们就违反了“共生”“互生”之理,而导致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即便是鲁四老爷他们也没有获得真正的幸福,因此,小说批判鲁镇人的生活观念,以实现“人文之道”;同样,《小狗包弟》中的“我”虽然懂得“共生”“互生”之理,但是在关键时刻只是顾及自己及家人,较终落得个不得心安的结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再现了那些彻底打破“共生”“互生”原则的人的凶残本性,意在让人铭记,珍惜如今人们能够“共生”“互生”的“人文之道”。如果学生学习并能理解“人文之道”的话,就会懂尊重,知道关爱他人,也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了。

  4.为人之道——“爱”与感恩

  所谓“为人之道”,就是实践“人文之道”的一些方法,亦即人们常说的处世之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只要选择了合适可行的“为人之道”,就能真正实现“人文之道”,也就是达到“共生”“互生”的目的。其实,人与人之间总存在着或明或暗的某种关系——父母有养育之恩,师长有教育之德,同学有友谊之情,他人有关爱之义,不一而足。例如,《陈情表》是一至情之文,母孙二人相依为命,母慈孙孝,书写了人间至爱真情;《大堰河——我的保姆》同样抒写了养育之恩,充分展示了“母性”的大爱。这两篇课文在进行教学时若拓展得当,学生定可明白人间自有真情,从而学会关爱他人。而《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则形象地阐释了“爱”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能力。这些关于“爱”的文本,都是学生培养“爱”的能力的较好素材,当然,这都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引。

  此外,文本还包含其他处世之道,例如,不可目中无人,得意而不能忘形;善待生命,自信自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守时惜时,踏实做人等。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习,而高中阶段的学习,对学生而言意义非凡,不可轻视。其实,一个人如果养成了“爱”的能力,学会了“为人之道”,那么,他必然可以把握“历史之道”“现实之道”“人文之道”,并能将之融会贯通。如此,学生学习语文也必不是什么难事。

  三、学以致用

  学生不大“喜欢”语文,与语文学科见效慢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功利思想日益严重——他们常以是否有利于高考来权衡学习内容,并以此来分配学习时间。语文学科耗时长见效慢,而且学生总有学与不学差不多的错觉,不重视语文渐趋必然。教师如果能通过让学生真正学有所得来纠正学生这一思想,他们定会重视语文。

  陶行知先生曾说,“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陶行知先生的意思是,教师不能只是一味地传授知识,更要懂得教会学生自己去学习,也就是引导学生自己主动学习。《学记》有言:“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教师的引导,不过因材施教四字,此不赘言。学生如果明白了如何去“学”,就会主动学习,也就能够发现问题,也会想方设法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可能从中学到相关知识,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从而明白学习语文的意义。于是,教师的“教”也就达到目的了。教是为了不教,说的就是这个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教师不应只是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夏丏尊先生在《谈国文教本》中说:“凭借语文教材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如果能获取这一“技能”,就不愁学生不爱学语文。

  学习语文,其实就是学习“听”“说”“读”“写”。对学生而言,“听”“说”不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读”、怎么“写”倒是件难事,因此,语文教师的要务,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读”、怎么“写”。叶圣陶先生曾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关键是看教师如何用好这个“例子”。这就是说,语文教学的重点不在教材文本本身的内容,而在于如何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文本,掌握一些阅读思考的方法,能够举一反三。当然,这举一反三,不只是阅读理解文本,学生还要理解文本的写作思路、方法,从而学会构思自己的写作思路,掌握写作的技能。虽说教无定法,但教师还是有据可依的,《学记》言:“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如果学生能因为教师的“道”“强(劝勉)”“开(启发)”而感到学习之“易”,并能深“思”,那么,他们必然可以凭借阅读文本而学会阅读,学会写作。语文也就可以深入“生”心了。

  要之,“情感驱动”“文以载道”和“学以致用”,看似有些功利,实际上只是凸显了语文这一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果真能解决语文教学中“教”与“学”的矛盾,那么,这点“功利”也就微不足道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国内那些既招收一本学生又招收二本学生的大学实力到底怎样?都有哪些高校? 下一篇:如何看待义务教育学校新增的春秋假?这个有哪些积极的意义?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高中英才班
高中英才班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