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厌学的情况大部分的学生是因为学不会,因为付出了努力却得不到自己想要的成果,时间长了,就会失去兴趣。这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的原因,不过还有另一些原因就是孩子的心理上的一些因素,这方面的因素需要家长去认真的观察和分析,及时的和老师沟通孩子在校的情况,帮助孩子解决当下的问题,给他们做好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励。
厌学情绪和厌学症
“厌学”是一个描述状态的词,请不要一开始,就给孩子贴上“厌学”的标签!
在平时的学习中,如果学生表现出对学习毫无兴趣,视学习为负担,把学习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这是厌学情绪的表现。情绪是会变化的,只要找准原因,正确疏导,厌学情绪是会消失的,甚至会转变成学习的动力!
在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时候,如果教师或家长没有及时发现,或者发现了放任不管,就可能让厌学情绪不断加深,较终变成厌学症。
厌学症与一般的厌学情绪不同,其主要特征是不能从事正常的学习活动,经常逃学或旷课,严重的会导致辍学。
孩子厌学情绪的成因分析
造成厌学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家庭教育方面,家长期望过高,以打骂为主的不当的教育方法;学校教育方面,教师教学态度生硬,教少鼓励学生;孩子自身方面,比如孩子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对学习没有兴趣,上课没有及时听讲,平时自制力较差,懒惰等。
从学生学习的角度分析,每个班级里总有学习“老大难”同学。他们有的记忆力不够好,有的注意力不够集中,有的从小没有养成好的上课习惯,喜欢和橡皮,尺子“玩游戏”,甚至一根线,一片羽毛,他们也能玩上一节课。但是问他老师在说啥?对不起,刚才没注意。
课堂只有40分钟,老师在课堂上讲知识点,真的没办法等全班同学都会了,再讲下一个。因此,语文课堂上讲授知识点时,经过反复强调,大部分同学掌握了,老师便会开始讲下一个知识点。
这时候,还有小部分同学没弄懂怎么办?马上去问同学会影响课堂纪律,等到下课了,刚才的知识点,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天长日久,后进生缺的知识点越来越多,当成绩一直在班级末尾,他们便开始有点“破罐破摔”了。“我反正都这样,我反正语文就这水平。”恶性循环,他们对语文没有了学习积极性,想要增强语文成绩,谈何容易?
渐渐地,父母打骂没用,老师责罚没用,年级越升越高,语文试卷难度越来越大,他们再想学好语文,就更难了!
孩子产生厌学情绪,家长该怎么做呢?
无论孩子考试成绩如何,孩子都需要父母的关心。这里的关心不是“打骂”或者奖励、责罚,而是能陪在他身边,和他一起分析试卷失分的原因,以及跟之前相比进步的地方;跟孩子一起,对前一阶段时间孩子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
对孩子来说,如果考不好,他们回家都怕被骂,怕被打的。因此,希望家长如果遇到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的情况,请先肯定他进步的地方。即便三四十分的考卷,起码也有拿到分数的地方,能不能,先肯定一下,再提出下一步需要改进的地方?如果,家长能转变一下自己对待成绩的方式,可能,孩子的厌学情绪就不会那么高。
考试考好,要不要给奖励?
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考出好成绩,会采取激励措施,比如考好了买东西作为奖励,或者带孩子去哪里玩,又或者是去大吃一顿。实际上,秦学小编并不建议长期这么做。
秦学小编并不是说这些方法不好,只是,不要把它们作为“奖品”。
因为,即便是孩子,“欲望”也会无止境。当有整天,他们的要求没办法满足,他们会不会觉得,学习这么辛苦,没有了“奖励”,就不学习了?
学习本就是一件辛苦又快乐的事情,就像登山一样,只有登上山顶,才会觉得,之前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即便成绩不好的同学,他们通过努力,从不及格变成及格,从六十多进步到七十多,这些对他们来说,都是努力的成果,这种在学习上成功的“登山体验”,会让他们感受到努力学习后的快乐,从而更加努力学习。
因此,当孩子考出好成绩的时候,秦学小编的建议是:家长要肯定孩子的进步,强调好成绩是努力的结果。不要用买东西、带孩子去哪里玩,又或者是去大吃一顿来作为“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