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游戏的机制也用在功课中?该怎么做呢?

家庭教育 来源:网络 编辑:小新 2017-07-31 11:21:53

  不难发现在游戏中孩子的专注力很高,对于学习,专注力直接影响的是孩子的成绩,怎样增强孩子的专注力? 如何把游戏的机制也用在功课中? 下面是一些小游戏,这个暑假一起来用拯救大发增强专注力。

  

游戏的机制

 

  为什么小孩上课会走神,放假玩电脑游戏却很专注?

  而且玩游戏还经常输呢?

  原因跟上边说的反馈是一个原理,关于这点我会详细地说。

  游戏有个特点,一旦你「通关」之后,就不爱玩了,反而是输了游戏倒还保有吸引力。自然并不是「失败」吸引孩子,而是游戏中孩子付出的努力都有及时的反馈和体现,上一回得了500,这一回就得了1200,虽然还是没「过关」,但分明看到了自己的进步,因此游戏的一大特点是及时的回馈带来的「信心」。

  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恰恰很缺少及时的回馈,比如他新写了篇作文,他自己感到有什么进步呢?如果总感觉不到进步,就容易信心不足难以坚持。

  如何把游戏的机制也用在功课中,该怎么做呢?

  总结起来就是:

  当孩子面临一个需要长时专注完成的任务时,比如写作文时:

  1、让Ta对这个挑战充满兴趣。你可以告诉Ta,Ta是在创作故事,而不是完成学校的作业。

  2、让Ta尝试回顾,这个过程就能让孩子集中注意力思考。当他完成后,你可以问问Ta写作中的好点子是怎么来的?

  3、让Ta得到真实的反馈。你还需要认真地说出你认为好和不好的地方,夸夸他,而不是随便一句“写得不错”就完了。

  1、拼图、下棋

  让孩子尽早学会拼图,并逐渐增加拼图的块数;学习简单棋类的玩法。象棋、扑克牌、跳棋、孔明棋,这些活动都需要高度的专注力以及足够的认知,才有胜算的机会。认知还不错且活动量高的孩子,对于竞赛性的活动,都会相当有兴趣,且乐此不疲。

  2、猜物

  把几种不同形状、轮廓鲜明的东西放在袋子中,让孩子去摸,然后提问孩子:“一共有几样东西?都是些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

  3、什么东西不见了

  摆出几样东西,让孩子看上1—2分钟,再让孩子闭上眼睛,拿掉其中的一个或两个东西,再请孩子说说什么东西不见了。(提示:可先从少数几个东西开始,等孩子记忆力增强后,再逐渐增加东西的数量和拿掉的数量。#p#副标题#e#

  4、拍掌游戏

  双掌互拍,刚开始老师将双手固定放在胸前的位置,让孩子用双手与老师的手互拍,老师再上下左右移动双手的位置,让孩子也要专注地进行拍掌活动。

  5、操作性活动

  只要是操作性活动就需要专心,像夹豆子游戏、滴管游戏,但进行活动前,还需要帮孩子考虑到坐姿及环境的安排,让孩子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一次进行一件事情,且尽量避免太多声音、视觉的干扰。

  市面上一些简单的童玩,像小的弹珠台也可以加以利用,孩子需要专心才能将小弹珠滑近固定的位置,或是以竞赛的方式进行,看谁进行得比较快,或是比较准确。

  6、走直线、平衡木

  让孩子先练习走直线,在直线中练习专注,等孩子熟悉后,再练习手拿着物品走直线,还可以脚尖接着脚跟,再到平衡木上行走,接着让双手举直,或是双手拿着物品行走。在动态活动中,丢接球也是专注力的一部分,不专心就接不到,或是被球砸到。

  7、让孩子跟着单一颜色做出追视

  为确认孩子是否真正做出追视的动作,不妨在透明的压克力板上,画出线条,直立起来,父母就可以观察出孩子眼睛追视的状况。

  8、镜子游戏

  跟孩子一起玩动作模仿,想象自己是一面镜子,跟着父母的动作进行,刚开始给孩子的动作要简单一些,速度也尽量放慢,等孩子熟悉后,可以互换角色,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9、听音游戏

  听声音辨别位置,在孩子的右后方、左后方敲乐器,让孩子分辨声音的来源。还有一种拍子节奏模仿,父母拍两下,孩子就需要跟着拍两下,接着再做不同的节奏变化,孩子也要跟着做出不同节奏的变化,让孩子学习专心地听,听完之后做出正确的动作。

  10、倾听游戏

  先跟孩子玩“请你跟我这样做”,做单一指令的进行,之后可以进行两个连续指令或是三个指令,像是“帮妈妈拿○○、○○、○○三样东西过来。”“先去○○,再去○○,较后再去○○”(动作指令),孩子要做出正确的动作,就需要专注后的理解,才能做出正确的动作。刚开始,如果孩子无法进行,可以让孩子先练习复述一次,一边做的时候也可以一边念出刚刚的指令,做自我提醒的训练。

  11、猜领袖

  全家一起玩猜领袖的游戏,在团体中有一个人带动不同动作,让另一个不知情的人借由每次的动作转换中去思考,在团体中究竟哪一位才是领袖。这一部分不管是当一个角色,都需要在相当专注及十分敏感的情况下,才可以做出跟随或正确判断。

  12、谜底就在图书中

  跟孩子说故事后,可以问问孩子故事的人物、主要情节、内容重点。如果孩子还是不清楚故事内容,让孩子尝试自己一边看书一边说故事,请他反问家人问题。这一部分主要是做阅读理解的训练,让孩子在学习专心听故事、看故事中,还需要理解其中的内容。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幼儿体能教育有多重要?动商教育匮乏,肥胖近视等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下一篇:孩子犯错后,家长应该如何做到正确的教育?如何正确的去批评孩子?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