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会发现在文学作品中,关于秋天都是萧条的,并且大多数描写秋天的文学都是一种悲秋的情感,为何文人们都会悲秋呢?秋天在我国的文学作品中代表着怎样的一种形象呢?本次伊顿教育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分析一下其中的根源,以后同学们在遇到类似的文章和阅读的时候,也能很好的进行赏析和品鉴。一起来看为何秋天总是被文人看做是悲秋呢。
第一,季节的变化引起文人“悲秋”。文人悲秋多是有感而发的,因为植物由春夏的翠绿茂盛到秋日的转黄变枯,呈现出一片萧条景象。这就好比人由青春年少变为衰颓苍老,人与植物又何其相似?所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这种相似,实在令文人骚客悲伤、凄凉而又无奈。例如曹丕《燕歌行》“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陶澹人《秋暮遣怀》“秋风秋雨愁煞人,寒宵独坐心如捣”等诗句,秋风萧瑟正如文人内心郁结的悲伤愁苦,秋雨连绵更使这种悲愁难以排遣,加之落叶飘飞,愈发牵动起文人草木凋零、韶华易逝的感慨。在浓浓的悲愁笼罩下,文人目睹草枯叶落,感受秋风秋雨的肃杀之烈,自然激发起创作的情思。
第二,思乡、思亲之情引起文人“悲秋”。俗语云:“落叶归根。”秋日的落叶纷飞,使文人骚客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东坡居士于中秋佳节仰望苍凉圆月,以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抒发对远方弟弟的思念,表达对亲人的美好祝愿。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隔着千里之遥,将思念之情寄托给高悬的明月传递给亲人,虽尽显旷达,但仍不免令人唏嘘惆怅,伤秋之情如远谷笛声,幽怨绵长。几千年来,遇秋而悲,睹落叶而思亲盼归之情已成为文人骚客永恒的诗文主题。
第三,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引起文人“悲秋”。本来是金风送爽、硕果飘香的季节,但却是农民受尽剥削压迫的季节。李绅的《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暴露的不正是苛政猛于虎的悲惨现实吗?宋人张耒《海州道中》“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的诗句,更是写尽海州田野荒芜、杂草丛生、民不聊生的残败景象。通过这些诗句,不难看出处于秋日的文人们关心民间疾苦、悲秋悯农的殷殷情怀。
第四,刑官“秋斩”、战场杀戮引起文人“悲秋”。秋天是悲伤的代名词,更是统治者大发淫威的季节。刑官的“秋后问斩”,不知使多少死刑犯人身首异处,多少母亲、妻子失去儿子和丈夫;秋天也是战场杀戮的代名词,“沙场秋点兵”的描写,透露出古来多少战事发生在秋天,多少无辜百姓痛失至亲。欧阳修《秋声赋》以一句“夫秋,刑官也,于时为阴;又兵象也,于行用金”,写出了隐藏在秋天中的肃杀死亡之气。李贺《雁门太守行》所描绘的场景中那黑压压的乌云、雷鸣般的战鼓、喊声冲天的厮杀声和秋天的肃杀之气绞杀在一起,真让人两股战战,气不敢出。在这秋色秋声里,多少将士尸横沙场,堆骨如山。难怪李白在《子夜吴歌·秋歌》里模拟思妇口吻,发出“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的呼喊了。
第五,政治失意、仕途遭贬引起文人“悲秋”。人是感性动物,文人骚客受环境感染更平添一丝敏感,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者古来能有几人?作为迁客骚人,文人势单力孤,但却“以非金石之质,欲与草木而争荣”。面对官场的险恶与变幻莫测,他们信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荷戟拼杀,但却无法施展才能,终至被贬他乡,落魄潦倒。耳闻秋风飒飒,目睹落叶飘飞,他们深感自身如落叶,已失去往日的春风得意,于是满目萧然,寄情诗赋,吐露秋悲。为了排遣遭贬后的郁闷,苏轼邀客泛舟于秋夜的赤壁,感秋而怆然,挥笔写下千古名篇《赤壁赋》;更可悲的是那“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南唐李后主,目睹庭院深深,恍惚之中,寂寞的究竟是不解世情的梧桐,还是自己这位哀婉满腹的亡国之君?然而此时此刻,亡国的怨恨与凄凉,都化作梦一场,秋景于他,不过是个抒怀寄情的凄景罢了。
有道是:情发乎内而源于外。文人骚客的悲秋之情,直接来源于秋景、秋色和秋风,而怀乡、苛政、刑杀和仕穷等原因也成为文人骚客悲秋的间接因素,其愁思自然也就表现在他们歌咏秋天的诗文之中。中国文人,尤其是诗人和散文家,多数又是多愁善感的,大都带有浓郁的颓废色彩,而万物凋零的秋天又恰好做了这种情绪的催化剂,于是一篇篇悲秋乃至借秋感怀的千古名篇便接连不断地出现,而且代代相传,从而形成了自古以来独具特色的文化现象——悲秋文化了。
《故都的秋》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散文名作,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学科素养之“审美鉴赏与创造”的要求,该文也足可成为我们引领学生进行审美鉴赏的圭臬。
正因如此,在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和审美鉴赏中,笔者引领学生对郁达夫悲秋的原因进行了认真的探索,进而扩展到对自古以来中国文人的悲秋情结的深入探究,从而使学生了解悲秋文化这种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如此鉴赏开来,学生对这篇优美散文的意境理解得更加深刻。在审美体验和评价活动中,学生的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鉴赏品位也得到了实实在在的提升,学科素养的培养也得到了一次认真的贯彻落实,实在是一次较为成功的尝试,并且为今后引领学生多角度、全方位地实践,落实语文学科素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