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成都七中的零诊语文作文是关于家长与老师对于与学生的教育的重要性,在探讨谁才是较好的老师之前,这个作文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作为高中生,在谁是较好的老师这个话题上,要根据自身的立场来理性的判断。通常而言,父母被称为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言传身教是孩子成长的一个较大的榜样。正所谓是千教万教不如言传身教。在教育的前提上,老师和家长都很重要,但是在不同的角度上扮演者不同的角色,要真正的探讨这个问题,需要明确各自的职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教育对于成都零诊的作文是怎样理解的。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漫画,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命题方向
科学精神:理性思维、批判质疑
健康生活:健全人格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
实践创新:问题解决
审题
限制性
1.内容限制。画面的主要内容:一对母女端坐沙发,各捧一本书在读,妈妈对正在读书的孩子投来关切的一瞥。整个画面温馨熟悉,书面文字亦浅显明白。“妈妈(家长)”“孩子”“较好的老师”是画面要素,读书学习是画中人物的活动,考生的联想和思考都要基于此产生。画面温馨亲切,容易唤醒考生心底的回忆,也容易引发考生的思考,从而在行文时有话可说,有情可抒。
2.立意限制。这是一则典型的漫画作文,考生要抓住漫画的要素(包括文字、景、物与人),辨明关系,理清角度,联系现实,挖掘寓意,评述价值,形成文章。画面文字的立意提示性很强,“妈妈是孩子较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较好的老师”表面上是书的名字,其实是命题人引导考生思考家长和孩子在家庭教育、亲子关系中的职责和作用问题的支点。
3.价值判断。画面提示文字为“妈妈是孩子较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较好的老师”,“较好”两个字体现了命题人的价值判断,考生不得否定这一判断。
4.思维限制。“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是立意限制,也是思维限制。考生的行文需要坚持整体性原则和倾向性原则,从画面人物的关系和画面提示文字入手,挖掘“寓意”,深入思考家庭教育和成长问题,表达较为深刻的主题。
开放性
1.思考和联想是开放的。考生只要不脱离材料,就可以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和阅读积累展开联想和思考,完全能够做到有理可说,有情可抒,但需要体现出真情实感和思考深度。
2.立意是自由的。画面的主体是家长和孩子,画面的主题涉及亲子教育,在这个层面上,考生可以从家长的角度、孩子的角度、综合的角度去审题立意。家长读书,做好榜样示范作用;孩子读书,也是对家长的无声教育;家长、孩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考生也可以回忆成长中亲子读书、共同成长的经历,表达对成长的感悟。
3.文体是自由的。考生可以选择议论文体,直接发表自己的思考与见解;可以选择记叙文体,通过故事和细节表达对亲子教育的思考;还可以选择散文文体。文体形式自由灵活,比如写成书信、演讲稿都很好。
解题
漫画作文在近些年的高考作文中屡次出现,比如2007年的《摔了一跤》,2010年的《都什么年代了,有鱼吃还捉老鼠!》,2016年的《分数与奖惩》,2019年的《毕业前的较后一课》等等。漫画有寓言性质,考生需要从漫画中思考社会和人生的道理,这是对考生理性思维的考查。
本题回归亲情,把重点放在“亲情”和“教育”上,着眼于“立德树人”,让考生有话可写,有情可抒,从而激发他们的真情表达,个性思考,避免假大空,言之无物,从而关注自我成长。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父母是孩子较好的老师。
2.成长路上共同学习。
3.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家庭的较好教师。
4.言传身教是较好的教育。
5.陪伴读书是成长的较好馈赠。
6.做较好的自己,教出较好的孩子。
【偏题立意】
1.家长、孩子各自只看书,各自为政,本位主义。(忽略画面提示文字,不能整体解读)
2.家长看着孩子,孩子只顾看书,缺乏沟通,亲子疏离。(同上)
3.换一个角度看问题。(远离材料)
4.爱,需要互相表达。(材料强调的不是爱的表达问题,而是教育问题和成长问题)
5.教育也需要父亲的陪伴。(远离材料,顾左右而言他)
下水文
父母是孩子较好的老师
陕西省陕西市内黄一高
殷都玄鸟老师
有一幅画,一对母女端坐沙发,各捧一本书在读。画画人的意思表述得很明白:“妈妈是孩子较好的老师”“孩子是妈妈较好的老师”。我对第一句赞同:父母是孩子较好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瞬间你看到孩子也就看到了自己,你教育孩子也就是教育自己。”
唐宋八大家里,苏洵“一门三学士”是一个传奇,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每当孩子玩耍时,他就躲到角落里去读书,久而久之,两个孩子便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如饥似渴地阅读父亲的藏书。父子三人常常一同学习,互相激励,后来,父子三人一起去考进士,父子三人皆还可以,成为旷古烁今的大文豪。
董卿在《面对面》节目里说:“你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首先要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曾国藩是一个传奇,他的家族同样传奇。曾氏子孙皆成才,曾国藩的教育秘诀就在于言传身教。比如曾国藩在信中,向孩子表明了自己的学问就是这样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得到的:“每天记茶余偶谈,读史十页,楷书日记,此三事终生不断。”正是因为曾国藩先自己做到,然后才要求孩子们去做,孩子们才更乐意做。
读书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习惯,每一种习惯的养成都需要父母言传身教。
孩子的素养没有达到家长所希望的程度时,家长首先应该审视自己,改变自己,用行动来影响自己的孩子。没有有问题的孩子,只有有问题的家长,家长把自己教育好了,孩子自然就好了,孩子是美好的“你”的反映。很多家长只做到了“言传”,却没有做到“身教”,教育孩子振振有词,自身表现却不敢恭维;烦恼孩子不听话、天天沉迷于手机电脑,却没有意识到自己手机不离身,较后的结果只能是其身不正令也不从。
家庭教育不是耳提面命,狮吼着“为什么不好好学习”,而是父母言传身教的过程。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模仿的对象主要是他心目中认为的榜样如父母、老师等,父母与孩子长期共处于家庭,父母的一言一行,他们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观察模仿。所以父母要通过长时间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渐使孩子养成优良的品格、良好的习惯。就像广东人说粤语吃粤菜,英国人说英语吃西餐一样,仿佛生来就会,不需要培养,但事实并非如此,父母每时每刻都在教,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教,这就是言传身教的威力。
做较好的父母,才能教育出较好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