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封建社会的天纲伦常和礼仪制度等级的严苛,一些皇家专用的名词和称呼一般的人是不能用的。在红楼梦元春省亲一回中,元春在大观园让众姐妹作诗,而在这里这些诗被称为是“应制诗”,我们都知道应制诗是针对于皇上而言的,也就是一种歌功颂德的诗体,所以对于元春而言,严格的来说是不能用这样的称呼来的。那么到底这类诗体的概念和用法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看!
元春省亲这一段,出自红楼梦第十八回: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元春十几岁时便已入宫做女史,23-24岁时加封贤德妃。在回娘家看望父母时,和兄弟姐妹们一起游园作诗 。
元春不是皇帝,为什么宝钗和黛玉的诗被称为应制诗呢?
一、 应制、应令、应教
1、应制
在封建时代臣僚们奉皇帝之命而作的诗,是应制诗
应制赋铜鞮山松诗(南北朝·元协)
〖北史曰:协从孝文帝幸代都。次于上党之铜鞮山。路傍有大松树十数株。帝赋诗示协曰:吾作诗虽不七步。亦不言远。汝可作之。比至吾间令就也。协时去帝十步。且行且作。未至帝所而就。〗
问松林。松林经几冬。山川何如昔。风云与古同。
南北朝时期的元协奉魏孝文帝的命令做了一首诗,不到十步而成。这首诗的体式很特别,比普通的五言绝句还少了2个字。
唐朝的应制诗就严格一些,多是标准的格律诗,就像红楼梦中宝钗和黛玉的作品一样。
立春日内出綵花应制(唐·沈佺期)
合殿春应早,开箱綵预知。花迎宸翰发,叶待御筵披。梅讶香全少,桃惊色顿移。轻生承剪拂,长伴万年枝。
2、应令
应教奉皇后,太子的命令,称为“应令”:
隋末唐初·许敬宗的《四言奉陪皇太子释奠诗一首应令》,是一首四言诗:
皇灵拓统,帝宅遐光。驰威日域,浃化乾纲。
网罗千代,并吞百王。祯凝国太,庆袭元良
3、应教
奉诸王之命而作是“应教”。
隋末唐初·虞世南《初晴应教》,是一首五言绝句:
初日明燕馆,新溜满梁池。归云半入岭,残滴尚悬枝。
二、 元春不是皇帝,为什么宝钗和黛玉的诗被称为应制诗呢?
因为“应制”、“应令”、“应教”诗,都可以称作“应制诗”。云春是高贵的皇妃,奉皇妃命作诗也可以成为应制诗。
五律《杏帘招客饮》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这首五律表面是贾宝玉所作,实则为林黛玉的作品,深得贾妃赞赏:被评为“前三首之冠。”
脂砚斋的批语是 【“以幻入幻,顺水推舟”,】 就是大观园虽然没有人耕作,但诗中所写确实农家景象: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结尾又是: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太平盛世,没人饿肚子了,咱们不用忙着去耕田织布。
所以脂砚斋“且不失应制”, 元春毕竟贵妃,这些诗带回去给皇帝看看,皇帝也会满意的。
应制诗是歌功颂德,需要充满正能量。 黛玉的这首诗即景而来,又不失大体,是应制诗中的难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