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什么时候,总是会有一些谎言的存在,让你分不清真假,面对这样真真假假的社会,其实更多的是学会一种随遇而安,坦然自若。你可能会说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信口雌黄”,为什么不能有真诚存在,但是并不是的“真”才是对的。下面给大家介绍的便是上述提到的“信口雌黄”的意思,以及出处。这个成语的故事理解大家也可以畅所欲言。
“信口雌黄”这一成语较早见于晋朝的孙盛所著的《晋书·王衍传》。这个成语的含义是:没有依据事实而随口乱说,妄自做出评论。
“信口雌黄”的出处
《晋书·王衍传》中有一篇介绍了当时的玄谈家王衍,这也是“信口雌黄”这一成语的由来——“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原来在魏晋时期,当时的社会一度崇尚虚无,空谈名理,人们不论世事,张口闭口谈论的都是老庄哲学,热爱谈玄。王衍就是其中一个代表人物。
王衍自幼博览群书,作为一个饱学之士,成年后的王衍很快在仕途的道路上节节高升,年纪轻轻就被提拔为黄门侍郎,跟随皇帝,服侍左右,在当时有不小的名气。
受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王衍便一入玄学深似海。由于他腹有诗书,常常在和别人玄谈的过程中出口成章,语出惊人,便因此更加自命不凡。
王衍日益壮大的名气树立了他的自信,同时也助长了他的一个坏习惯。每当和朋友,辩友们高谈阔论时,一旦他感觉人们所讲的内容有和自己相悖的不妥当之处,他要立刻反驳,更改。
然而,王衍的批驳常常只是基于自己的直觉,没有经过多少推敲,这导致了他的论断常常前后不一,自相矛盾。每当人们指出他的矛盾之处时,他便再次随口更改,又和先前所说不一。
人们发现王衍这般喜欢随便更改人们的言论后,于是便戏谑地称他“口中雌黄”。
“信口雌黄”的理解
在“信口雌黄”这个成语中,“信”表示“随意”之意,词语“信步”表示自由地漫步行走,这里的“信口“则指随意地将话说出口。那么”雌黄“又是什么意思呢?这便要追溯到当时人们的书写用品了。
我们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见于东汉。从那以后,便宜又实用的“蔡侯纸”代替了绢帛和竹简,成为文字新的载体。当时还没有我们今天这种漂白的技术,因此,被制造出来的纸张呈黄色。
然而,人们在书写的过程中,不免常常出现一些笔误的现象,他们是怎么处理的呢?那时候,他们没有涂改液,也没有修正带。他们不得不选择一种黄色的颜料来对笔误处进行涂抹和遮盖,而这种黄色的颜料不是其他的,就是这个成语中所谓的“雌黄”。
“雌黄”,顾名思义,它首先需要得是黄色地。在化学地分类上,古人所谓的雌黄是一种单斜晶系矿石,这种矿石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黄色化合物——三硫化二砷,是一种呈粒状或块状的晶体。古人如果不小心写错了字,只要将这种晶体在黄纸上一涂,就能掩盖原来的错别字,重新书写。
因此,“信口雌黄”便很容易理解了,就是在口头上随意更改他人的言论,后来逐渐演变成没有事实根据而随便乱说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