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表意不明”类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方法有哪些?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什么?
高考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20-01-13 16:33:10

  高考语文的病句修改是基础性的题目,基础性的题目考察的主要是考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在基础的考察上,大家也已经发现了,并不是单纯的知识的考察,还有知识理解性的考察。伊顿教育老师今天给大家讲述的就是这样的一类病句修改的方法和技巧,即“表意不明”类的病句的辨析和修好的方法和技巧,想要知道这一类的病句修改的技巧,我们首先看看什么是“表意不明”类病句。

高考语文“表意不明”类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方法有哪些?修改病句的原则是什么?

  “表意不明”类病句的病因,往往与句子成分残缺、赘余或用词不当,说话不严谨等有关。“表意不明”类病句是一类带有语言综合运用性质的难度较大的题型。所以,对这类病句的辨析与修改需要我们通过大量的训练去掌握一些常用的方法技巧方可解答。

  伊顿教育老师分析了“表意不明”类病句的具体病因,总结出以下几种情况:

  一、多音多义字造成歧义

  汉语的多音多义字较多,有时在同一个句子中,某些字读音不同,意义也不同,由此所造成的歧义往往是隐蔽的,需要我们仔细辨析。例如:①他的借条上写着:还4欠款5 000元。病因是多音字造成了歧义。因为“还”字有两种读音,如果读hái,意思是仍然欠5 000元钱;如果读huán,意思是已经还清了原来欠的5 000元钱。(究竟选哪种读音,表达哪种意思,要选定一种)②教室没有锁4。病因是多义字造成了歧义。“锁”既可作为名词又可作为动词,作为名词时是指“安在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或连接处,使人不能随便打开的金属器具,要用钥匙、密码、磁卡等才能打开”;作为动词时是指“用锁把门窗、器物等的开合处关住或拴住”。(是选择名词还是动词?二者必取其一)所以这类病句修改的关键是“以音辨义”“以字义辨句意”,根据字音、字义来确定真正的句意。

  二、停顿不同造成歧义

  在某种情况下,同一句话停顿的位置不同,也会导致句子的结构不同、句意不同。例如:①世界上一年出版的各类刊物有上亿册。病因是停顿的位置不确定造成了意思的不确定。这个句子有两种不同的停顿方式,也就有了两种不同的意思。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一年”),另一种是“世界/上一年”(侧重的是“前一年”)。停顿的位置不同,就导致了句子的陈述对象不同,所以修改时要选择其中一种。②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病因是停顿不同,句意也不同。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是两类款项和事实,另一种是“贪污上级拨来的抗震救灾专款和捐助的希望工程款/八万多元”,强调的是贪污的金额。两种停顿句式需要选择一种。修改这类病句,要求能够熟练使用标点符号,要能通过标点停顿的位置判断出句子陈述的对象(主语)是什么。

  三、重读不同造成歧义

  重读就是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意在强调句意的落脚点,句子的重点意思便可通过重读的字、词表现出来。例如:你为什么打他4?(强调“打”的对象)/你为什么444打他?(强调“打”的原因)/你为什么打4他?(强调“打”的方式)/你4为什么打他?(强调“打”的发起者)修改的思路:要想判断出重读的是哪个字、词,强调的是哪个字、词,主要看塑造了什么人、陈述了什么事,可以通过添加修饰成分予以修改。

  四、修饰对象模糊造成歧义

  句子的中心语(一般指主语或宾语)前有一个或多个修饰语,修饰语修饰的对象不同,句子就会有不同的表意。例如:①今年的10月1日是我国国庆69周年纪念日,有近430个4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参加了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的庆祝活动。就这句话来说,“近30个”修饰的对象不明确,是“近30个和国际组织”,还是“近30个领导人”?表意不明。可修改为“有来自近30个的元首、代表及相关国际组织领导人”。②这期的电视专访节目讲述了一个身患重病的农民的女儿自强不息与病魔顽强抗争的事迹,对我们有重大的教育意义。就这句话来说,“一个身患重病的农民的女儿”有歧义,是“农民身患重病”,还是“农民的女儿身患重病”?主语是什么?应该明确一下,可改为“一个农民的身患重病的女儿”。

  五、指代不明造成歧义

  在一个句子中,前一句的主语和宾语都是名词,后一句只用一个“他”,学生看了不知道“他”指代的是哪一个,令人费解,这样的病因就是指代不明。例如:①熟悉他的人都知道,生活中的他不像在银幕上那样,是个性格开朗、不拘小节的人。这句话的争议在于“性格开朗、不拘小节”到底是说生活中的他,还是银幕上的他,指向不明;“那样”究竟是哪样?所以应该在“是个”前面加上“生活中的他”。②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这种主张。很明显,“这种主张”指代不明。“这种”指什么?究竟是指“接受”还是“反对”,要有明确的态度。可改为“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同意接受”,或者“对于这种做法,有人主张接受,有人反对,他认为应该反对”。

  六、词语含义多解造成歧义

  命题者有时会利用话语中存在的大量的多义词来设置错误。例如:①他走4了一个多钟头了。在这个句子中,“走”是个多义词,既可以理解为“行走、步行”,又可引申为“离开、离世”。同样,此句的“走”既可指他行走了一个多钟头,又可指他离开了一个多钟头,还可指他离世已经一个多钟头了。究竟是指哪种义项,修改时要选择一种。如“你早点来就好了,他刚走一个多钟头”。②等我回来再找你算账44。这里的“算账”既可指“计算、算清账目”,又可指“找麻烦、与人较量”。“算账”究竟是指本义还是引申义、比喻义,修改时要选择其中一种。例如“叫你不听话,等我回来再找你算账(收拾你)”。

  七、成分指向不同造成歧义

  某些词语在句中所担当的成分具有不确定性,从而导致句子的表意混乱。例如:①为了放松身心,放寒假回到家,他强迫自己看了十天的报纸。就这句话来说,“十天”既可作为“看”的补语,指“看”的天数,又可作为“报纸”的定语,指“报纸”的份数。所以应该改为“强迫自己连续十天看报纸”或“强迫自己看了近期十天的报纸”。②发现了敌人的哨兵。在本句中,“发现”的宾语不明确,是“发现的是敌人的哨兵”,还是“哨兵发现了敌人”?二者要选其一,比如可改为“我们发现了敌人的哨兵”。

  八、施受不明造成歧义

  现代汉语中,一般把动作的主体,也就是发出动作或发生变化的人或事物叫作“施事者”,通常是句子的主语;把动作的对象即受动作支配的人或事物叫作“受事者”,通常是指句子的宾语。正常的顺序是施事者放在谓语前面,受事者放在谓语后面。如果位置不当或者指向不明,就会造成歧义。例如:①这个人谁也不认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他不认识别人”,也可理解为“别人都不认识他”。面对这种情况,学生可以采取停顿、断句或更换句子成分的方式来修改,如“大家都不认识这个人”。②鸡不吃了。这句话既可理解为“鸡吃饱了,不再吃食了”(“鸡”是主语),也可理解为“不吃鸡了”(“鸡”是宾语)。可以采取重读或添加成分、标点符号等方式修改病句,如“我不吃鸡了”“鸡不吃食了”。

  九、省略不当造成歧义

  省略句在汉语中很常见,它能够使语句更加简洁、精练,但如果省略不当也会造成病句。例如:①小王看见几个解放军战士面带难色。那么,“面带难色”的是“解放军战士”,还是“小王”?该省略句主语不明确,存在歧义。可改为“看着几个解放军战士,小王面带难色”。②小李看见小慧搀扶着一位老大娘沿着小路走来,手里提着一个竹篮。这句话省略不当导致主语不明,是谁提着竹篮?可在“手里”前加上主语。

  以上对“表意不明”类病句的分类并非界限分明,有些病句类型之间还有交叉重合现象。对于病句,我们其实不必死记硬背其类型,只要平时多练习,能够发现并改正语病就可以了。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修改病句
上一篇:伊顿教育高考作文一对一提升辅导班怎么样?作文怎样设置追问? 下一篇:高考物理化学辅导班能增强学习的效率增加成绩吗?物化学习的技巧和方法还有那些?
预约领取试听课
我们为您准备了
  • 学业水平系统测评
  • 个性化针对教学计划
  • 线下逆袭试听课
  • 系列学科学习资料
确认预约
热门活动
考前冲刺
考前冲刺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艺考冲刺 不一样的艺考培训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个性化一对一 小班课辅导
高中英才班
高中英才班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