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的志愿填报模式变成了“+院校”的模式,这样的填报模式让一部分开始担心高校的一些所谓的冷门将会出现招生断层的现象,这样的担心到底有没有科学性,有没有多余,冷门如何确保招生生源?我们将会详尽的讨论。这里要说的是新高考模式下,考生的志愿填报应该怎样科学的规划,需要重点考虑哪些信息和问题。一起来看看。
学校冷门为什么要确保招生数量?确保高校冷门的招生数,实质就是以牺牲考生利益的做法。即使是在新高考“+院校”模式下,高校与考生之间,考生永远都是弱势的,都是需要保护的。
何为“+院校”志愿填报模式
在新高考选科的形势下,考生所考试的科目有多种选项,不再单一的只有文理科,原高考模式中的平行志愿不再适应新高考的志愿填报,因此“+院校”模式应运而生,也就是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需要选根据自己的选科,选择自己能够填报的,再选择院校。如有考生想学医,那很多院校医学需要选学生物,选科没有选生物的就有很多院校医学不能报考,能选择医学,那在选择好的基础上,再根据自己的分数选择合适层次的医科院校。
而不再是平行志愿下的选择好院校,再在这个院校中去选择6个作中一个志愿,在“+院校”模式下,“临床医学+清华”和“计算机+清华”却属于两个志愿。
新高考中好院校的冷门仍不愁生源
新高考考试模式变了,志愿模式和录取方式也变了,但不变的是好院校对于大部分考生而言,仍然是望尘莫及,在这个就业时院校比重要的时代,许多考生还是愿意上一个更好院校的,哪怕是冷门。而且在“+院校”模式下,再无服从调剂一说,考生想上更好院校的难度大大增加,这对考生而言,志愿填报难度加大,未必是。好事。
而差一些院校的冷门,在我看来,招不满也罢。对于每一个院校,有些特别冷门的或学校弱势,该取消的就应该取消。
不管是原高考模式还是新高考模式,在政策制定是仍然是考虑院校利益要多些,考生永远属于弱势。什么时候考虑考生利益过院校利益了,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