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与文化这样的作文都是属于比较宏大的作文话题,对于这样的题材的话题作文,大家在写作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站立的角度,也就是说对于宏大的主题的作文,首先要将自己看作的是这个话题的引发着,然后站在一个比较高的高度,来进行谈论,这是一个比较常见的写作的方式。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一个比较别致的写作的方式,今天的话题也是关于文明的多样性与文化的交流互鉴,看看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怎样的写作的建议。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阳光有七种颜色,世界也是多彩的。一个和民族的文明是一个和民族的集体记忆。从茹毛饮血到田园农耕,从工业革命到信息社会,人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发展了多姿多彩的文明,构建了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书写了激荡人心的文明华章。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目标,这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
材料二:的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选择合适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看法和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抄袭或套作。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章不少于800字。
命题方向
人文底蕴:人文关怀、人文积淀
学会学习:乐学善学、勤于反思
责任担当:社会责任、认同、国际理解
审题
限制性
1.写作内容具有限制性。“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这是一个写作引导,“以上材料”为两则,考生需要针对这两则材料抒写感触和思考,脱离材料即为偏题或跑题。
2.立意限制性。材料一既说到文明的多样性,又涉及有关中国梦的内容,考生应正确看待二者的内在关联,写出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中国梦既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也就是说中国梦体现了中华民族文明的集体记忆。所以,若脱离材料,大谈追梦、圆梦、奋斗、理想等话题,则均为偏离材料主要含意的立意角度。
两则材料都谈到文明的多样性,但材料一着眼于如何看待中国文明,如何看待中国梦与中国文明的关系;材料二着眼于如何处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之间的关系。考生要能够综合立意,整体构思。
3.写作主体具有限制性。“读了上述材料,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结合考生的身份,应把写作主体理解为当代中国青年。
4.态度价值观具有限制性。人类文明是多姿多彩的,应该采用互相尊重、和谐相处、互鉴交流的做法,使之成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命题人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考生不得质疑和反驳。
5.文体限制。“感触和思考”表明考生对材料要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而“谈谈你的认识、看法和思考”更侧重于理性的表达,文体以议论文为宜。
开放性
1.立意具有开放性。考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或由认识到做法,分析多姿多彩文明所关涉的史事,也可以探究人类文明华章的成因,还可以寻求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有效路径。
2.选材具有开放性。在材料选择上,考生可以以历史眼光审视世界历史:天朝上国美梦破灭的原因,大唐繁盛的原因,一些文明消失的原因……还可以横向比较当今世界:美国文明的发展,在于其兼收并蓄的大熔炉作用;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的成功原因,在于吸收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等等。阅读积累不同,选材便不同。
解题
从类型上看,本题属于多则材料的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以文明多样性为思考点,暗合了当下国内和国际的诸多热点,命题人意在引导考生关注现实,深入思考。审题的第一步,要找出材料的话题:文明的多样性。具体而言,材料一的内容分为两部分:多姿的文明,构成了多彩的世界;实现中国梦,国人在发扬自古以来不懈追求进步的文明传统。材料二先引述费孝通的观点,表明中国人对于文化多样性的认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然后指明处理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关系的正确做法: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交流互鉴。所以,摆清历史事实,指出正确做法,可谓材料背后的行文逻辑:文明的多样性构成了人类多姿多彩的文明,这是历史事实;以交流互鉴的态度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这是正确做法。
参考立意
切题立意:
1.文明因交流互鉴而精彩。
2.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多姿多彩共存,文明之美互鉴。
4.交流互鉴,造就多样文明。
5.搭文明之桥,建多彩文明。
6.兼收并蓄,成就中华先进文明。
偏题立意:
1.文明强国,奋斗为翼。(断章取义,忽略整体)
2.中国梦,富强梦。(考生存在审题惯性,忽略了文明多样性的)
3.推动人类发展的“复兴号”。(题目和材料缺乏有机关联,僵硬套作)
下水文
美美与共,构建命运共同体
深圳市观澜中学
汪润锋老师
美丽的自然美景,因其七彩斑斓的颜色,而美妙绝伦;文化因其多样性而多姿多彩,人类的文明图谱因其波澜壮阔而激荡人心。人文学家费孝通在谈及文化的多样性时指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费孝通先生的话给我们指出了看待自己文明的态度,又指出了包容文化多样性的方法。
自古以来,中国文明中就有包容的基因——“和”。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追求和谐,这是尊重多样性的相处之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制定礼乐制度,达到上下和谐,这是尊重多样性的治国之道;“协和万邦,和衷共济,四海一家”,各国共同发展,如同家人,这是尊重多样性的交往之道;“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面对不同文明,我则加强文明教化,使他们主动前来,这更是尊重多样性的邦交之道。
同样,中国文明注重借助不同文明之间的互鉴交流促进自身文明的发展进步。张骞出塞,开拓丝绸之路,以西域为中转,搭建起一座数万公里的文明交流之桥。由此,中国人读到了《一千零一夜》,引入了佛教、景教等宗教文化,西方人则穿起丝绸,用上瓷器,兴起品茶之风。电影《流浪地球》中有两个细节令人印象深刻。空间站中,各国宇航员彼此交流,不是英语,也不是汉语,而是借助翻译机,这不就是不同文明和谐相处、彼此尊重的体现吗?另一个细节则是电影较高潮处,各国人员通力协作,点燃发动机,拯救地球,这不正是不同文明共同创造世界的象征吗?
然而,一些强权者往往自诩为先进,却逆历史规律而行。自航海大发现以来,有多少因西方文明强势干预而消失于人类历史长河,甚至,有多少文明死于屠刀之下呢?今时今日,不和谐的声音依然存在。福山“历史终结论”,自诩资本主义是人类未来较高级的文明,亨廷顿“文明冲突论”,预言世界将由文明冲突仇恨主导。较近的,美国人斯金纳将中美竞争关系界定为“文明较量”,认为中美是一种你死我活的文明冲突。这些言论背后其实是赤裸裸的“丛林法则”。
中国人正走在实现伟大复兴的道路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尊重文明多样性的中国目标,“一带一路”的设想则是为促进文明互鉴交流的中国路径,“亚投行”则为中国路径提供了充足的中国支持。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不同文明应相互尊重、和谐共处,文明交流互鉴是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的桥梁、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美美与共”,才会“天下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