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市学院升级和北师珠分校改校区,是不是预示着独立学院改制的开始?大学城市学院也好,北师珠校区被核准也好,并不是预示着独立学院改制的开始。为什么呢?第一、独立学院改制早就有文件出台,第二、个别事件不足以反映问题,第三、政策驱动也需要社会助力。
一、独立学院改制早有文件出台
独立学院是一种复杂的存在。他一方面关联着自己名字前面起到点缀作用的公办大学,另一方面却是有着民办教育的内核。
绝大多数的独立学院都是“非公”的体质,所以呢,难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说师资力量、学生管理、定价收费、文凭认可度等等。
正是因为这样的状况,关于独立学院的性质定位,早就有相关的文件,敦促现有的独立学院加快转型,成为民办大学,脱离所谓的公办大学“母体”。
二、个别事件不足以反映问题
独立学院的管理权,基本归属于所在省,或者是所在省的教育厅,并非直接归属教育部,文件下发到各省份,执行过程的把控,自然也在当地。
独立学院的改名,牵一发而动全身,不是随意改一个名字那么简单。公办大学将少收很多管理费用,独立学院共享公办大学师资缺少可执行的制度,独立学院的社会认知度下降,独立学院的生源质量下降,这都是当地的教育管理部门和独立学院不愿意看到的。
大学城市学院本身就是公办的身份,北师大珠海校区也是如此,他们这种性质的独立学院一则有公办大学扶持,二则有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独立学院中,属于异类,并不具有代表性。
三、政策驱动也需要社会助力
上面小编所讲的独立学院改名所面临的问题,其实并不仅仅体现在教育系统之内。
我们目前的高等教育资源还远远不够,教育资源不均衡也是需要长期面对的问题,独立学院的存在,从历史发展来看,是有其需要性的,多元化的办学性质,也是提倡的。
从社会层面来讲,有很多人依然认为独立学院是骗钱的,认为这不是搞教育。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真的没有了民办性质的高等教育,将有多少孩子失去上大学的机会呢?
社会需要多元化,我们的认知也需要更新,当全社会接纳了民办高校,民办高校也规范了教学行为,甚至交出令人满意的教育答卷之时,也许独立学院们会自主自发的进行更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