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身边很多人认为我在教育孩子方面不走寻常路,比如,十年前在女儿上小学这个问题上,明明离家很近的地方就有一所学校可以上,却要顶着家人误解、朋友不解的压力,把孩子送去上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寄宿学校。不过,现在大家觉得我的选择至少没错。
我当时为什么会送女儿上寄宿学校,难道女儿不是亲生的?还是因为女儿没人照顾?抑或其它原因。其实,真实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当时老人对我们教育孩子干涉过多,因为理念不同,虽然不会吵架,但也经常会闹一些不愉快。为了不惹老人生气,难免在教育孩子上让步,但时间一长,孩子就被“惯”出了很多毛病,我和爱人都明显感到这样下去要出问题,需要想些办法让老人在教育孩子上“插不上手”;二是我觉得作为独生女,孩子虽然在大人的呵护下生活的很快乐,但缺少同龄的玩伴,其实很寂寞,孩子生活被成人的世界所左右,这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而且,我一直认为小学阶段,学习知识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塑造正常的人格,培养良好的习惯,包括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集体生活恰恰有利于孩子成长。
但是,我的选择在当时被周围的人视为另类,有些朋友甚至指责我“不负责任”,四位老人也生气,特别是我远在老家的妈妈一给我打电话就骂我,我爱人也被她妈妈骂的不轻。女儿是爸爸的心头肉,从小就没有离开过家庭的她一下子突然进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情景可想而知(况且她提前上学,比同班的孩子都小一点)。刚入学时,每次送她到学校,她都要紧抱着我或她妈妈的腿不放,大声哭泣,现在想来我还禁不住满眼是泪。
#p#副标题#e#
但是,那时我只能咬着牙硬撑。令人欣喜的是,孩子渐渐适应了寄宿生活,学会了怎样和小朋友相处,骄横的“公主病”被治好了,自己学会独立地面对和处理事情,并且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一句话,就是自主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都得到提升。后来,她上了初中之后,与同学相比,无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处理问题上都显得成熟老练。据我观察,这一段住校经历是她的宝贵财富,因为她上中学以后经常会在作文中写到寄宿生活。
有朋友曾担心地问我,这么小就送去住校,难道不会影响孩子与我们的感情吗?其实,我的感受就是这根本就不存在。只要你与孩子心的距离很近,时空并不会让彼此疏远。有一句很诗意的话不是说,虽然你就在我面前,但我依然觉得你离我很远。每个周末回家,我与爱人都会和孩子一起享受家庭的温馨和快乐,我们从不掩饰自己对孩子的想念之情,孩子会与我们分享校园集体生活的苦与乐,我们会给她提出一些建议,但从不具体干涉。我们的行为让孩子感觉到无论她在不在我们身边,我们对她的爱依然不变。我不知道,刚送她去住校时,她是否有过怨念,但现在她也十分认同当初我们的选择。
估计有人会问我,那你孩子后来成绩如何呢?这一点,我无法作答,因为她现在才刚上高中,我只把一些情况说说。我女儿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有一次回来闷闷不乐,我问她为什么?她说班主任说期中考试她可以考双百,但自己没有信心,我当时就很干脆地告诉她,只要你努力了,考不考双百不重要。我很感谢当时她的班主任,但后来我还是把自己的想法与她的班主任作了一些沟通,我的理念很简单:快乐学习,体验学习的快乐!也许我的这个理念对孩子产生了影响,她从来没有把学习当成负担。
由于小学表现很,她初中时上了一所不错的学校(这个阶段我没有让她住校,具体的想法以后聊聊)。搞笑的是,入学自我介绍小学情况时,身边的同学都出自学校,而班主任也不知道她上的那个小学(的确名气不大)在哪,女儿当时信心受到了不小的打击,我告诉她英雄不问出处,还是那句话,快乐学习,努力学习。后来,孩子成绩在班里一直还可以,用她班主任的话说,佩服孩子并不像身边的同学一样在外面拼命补课。她自己不愿意上辅导班,我尊重她的决定,当然因为她的成绩也让我相对比较放心。
中考时,女儿正常发挥,考上了全市较好的一所高中,身边的人祝贺我,让我介绍经验。我只能说,每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个孩子都不同,所以,选择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也绝不相同,别人的成功不能复制,适合自己的才是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