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科举考试制度是有着很严格的等级划分的,并且每一个等级都是需要的几等第才能去考的。较开始的是童生,经由县试→府试→院试之后成为生员,然后还会经历更加严格的考试才能取得更高的头衔。一直到进士是较高的等级,并且也是较高的荣誉。古代的科举制是选拔官员的重要的途径,仕途之路也是需要不断的去进行加封等级。所以说清朝的科举制度是的严格的。
科举考试是中国文官制度的一个伟大发明。科举考试制度在程度上实现了人的平等。在科举考试制度被确立之前,普通知识分子的头上,被压上了天花板,他们是没有路子走向仕途的,而那些走向仕途的人,大部分出自高官家庭,他们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真才实学,只要有个好祖父好爸爸一个伟大的家族就行。
而从隋朝开始出现唐朝逐渐完备在明清时期走向登峰造极的科举考试制度,一下子就开拓了朝廷选拔人才的范围,让一大批出身寒族但身怀大才的知识分子,通过考试的途径,走向仕途——即使在唐朝前期还没有糊制度,即使在明清科举考试存在着严重的无比现象,毕竟科举考试的制度设计,对大多数知识分子来说,是一种平等。
科举考试到了明朝时代,达到了巅峰。下面我们就以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安排为例,分析一下童生、秀才、举人、进士,他们的水平,与今天我们的大学的学位制度相比,究竟是什么水平。
首先我们讲一下结论,如果不算对自然科学的掌握程度的话,古代科举考试的成功者,远国内所谓的教授博导的水平,即使是进入县学的童生,也远现在考上大学的学生。
明朝的科举考试的制度,是对前朝科举考试的集大成,具有完备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几个层级。
第一等第是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叫做童试或者说叫童生试。明朝的各地都开设了的学校。有府、州、县三级。通过考试招收童生。招收学生的数量极其有限。明朝有规定,府招收40名学生,州30名,县招收20名学生。
刚刚入学的学生,还不叫童生,也就是说还没有取得科举考试的预备资格,只有参加了童生考试通过的,才叫做童生,童生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考试。
童生的考试也是层层选拔,先参加本县的考试,考上的才能去参加由知府主持的考试,考中以后才有资格参加岁试,而岁试属于省级考试,考中以后叫秀才。秀才虽然没有资格被授予官职,但在地方上,已经算是很牛的人了,已经可以跻身的行列了,秀才要戴上方巾,这相当于大学的硕士学位帽,秀才可以免除徭役和杂役,而且据说是可以与县官平起平坐了。
范进考上秀才之后,还是那么老实谦虚,他老丈人杀猪的胡屠夫就教训他说,你现在不是平头百姓了,要讲点排场和仪式感了,这说明,秀才的地位已经很高了,要是与现代的官场职务相比,大概相当于处级干部了。
秀才考中以后,每逢三年再考一次,主要是选拔学生参加乡试,考到一二等的学生叫举人,而只有举人才有资格参加更高阶段的科举考试。
这是第一个层次,相当于科举考试的预备性考试,能在这一阶段脱颖而出的人,那是人中的聪明绝伦的人了。
第二个层次是乡试。属于每三年一次的省级考试,考官由中央指派。考中的叫举人。录取的人数极少。以明朝的洪武三年为例,当时计划录取500名,并且给各省具体的名额。
基本上像陕西、陕西、、山西这样的大省,每省不过40名,而像广西这样的文化欠发达地区,只有20个名额。据学者研究,明朝乡试的录取率不到4%。乡试即使考不上,那也是举人了。而举人有资格被授予官职。
据统计,明朝举人被授予官职的,占25.6%。做到知府这一等第的举人,在洪武年间,竟然达1%。这说明,举人的资格,类似于现在的正处或者副厅的等第。
第三个层次是会试。由取得举人资格的学生参加。会试是性质的选拔考试,考上的叫贡生,这就意味着可以参加科举的较高阶段考试了,他们可能都是未来风光无限的进士了。
科举考试的较高层次是殿试。由皇帝亲自出题亲自面试亲自选定名次。考到一二三甲的都是进士。这是较难的考试。据统计,整个明朝考了91次,共录取24363名,平均每一次录取267名。
这可是三年一次,要是算上每一年的话,大概每年能考取90名左右。考上进士,就意味着可以做大官了,进入内阁甚至做宰相,那时很容易的事。
现在,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相当于现在学历的水平了。
童生是参加了省级考试的佼佼者,属于全省的还可以之人,这大概属于清华北大的学霸级。
秀才是全省的学霸中选拔出来的,那就是在清华北大这类学校中的学神级的人物,大概率可以跳级直接去世界较高学府读博士的人。
举人是学神中的佼佼者,属于学圣。大概可以去世界较高学府做研究了,助理教授助理研究员的水平。
进士更是那种学圣之中的学圣了,大概可以直接回国做大学教授博导了,是天才中的天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