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是什么意思?如何来评价这个风气?该怎样理解?
初中 来源:网络 编辑:小蜜蜂 2019-07-08 11:27:35

  有这样的一个词叫做“裙带关系”,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形容党派的成立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古代的朝廷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一些党派,彼此之间互相利用,互相汲取利益,但是不敢随便互相诋毁。虽然帝王都很讨厌这种行为,但也是一种权利平衡的方式。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一个词“亲亲相隐”也是一个雷同的意思。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亲亲相隐”的意思,以及历出现的类似的故事。

“亲亲相隐”是什么意思?如何来评价这个风气?该怎样理解?

  亲亲相隐制度,是古代的一种建立在人性和孝道基础上的法律制度。不光是中国有,西方的法律制度中也有。上文引用的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说,"为保存风纪,反而破坏人性;须知人性却是风纪之源泉。"因为,法律和人性之间总是要相互抵触的,法律的产生,其实就是为了约束人性中的恶。法律的手段是恶的,是为了以恶止恶,而这个恶一旦涉及倒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之间,又与我们所认为的美好的人性相抵触。

  比如,中国儒家强调以孝顺为做人的根本,孝顺是人的较美好的情感。而中国也是以孝治国,中国的选择官僚的制度中,有忠臣出于孝子之门的说法。

  建立在封建宗法制基础上的中国政治制度,较为看重的就是孝顺。孝是中国宗法制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亲亲相隐、父子相隐正是出于这个原则。比如,如果父亲犯了罪,儿子去检举揭发,那么父亲被杀或者被关进去坐牢,这个儿子就违反了孝的基本原则,而儿子犯了罪,父亲去检举揭发大义灭亲,儿子被抓进去或者砍头,那么这个父亲就违反了父慈的原则。所以,中国儒家的孔子和孟子,都从维护较基本的孝顺的原则和人性美好的原则,强调父子相隐、亲亲相隐。

  在论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孔子带领弟子们周游列国,在叶邑停留时,叶公府中的一只羊跑进孔子的住地,被弟子曾点烧了吃。曾点的儿子曾参把这事报告给孔子,孔子知道曾参处于忠孝两难的地步,于是答应同叶公说,孔子感慨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

  这里面的直,其实就是孔子所说的道义,这个道义就是如何实现一个人忠孝。我们要是强调忠,那么就需要向上级告发这种行为,但是这样又违反了孝顺的原则,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强调孝。因为我们上文说过,孝是儒家认为的社会的较基本的原则,如果具有血缘关系的父子兄弟之间,都是互相检举揭发,那么这个世界将是一个失去爱、失去了温情脉脉的秩序的世界,这就像是法家所规定的一样,你要是能检举揭发父母兄弟甚至是邻居,就能官升一级,否则就是拦腰砍断。这样的社会实在是太可怕了。所以,为了亲情,如果不是那种叛国、造反的重罪,一般都采取亲亲相隐的原则。

  孟子把亲亲相隐说的更明白。孟子老是夸大舜孝顺,是个圣人。但是舜的弟弟和父亲都不是好人,孟子的弟子就问孟子,要是舜的父亲瞽叟犯了罪,应该怎么办?

  桃应问曰:“舜为天子,皋陶为士,瞽瞍杀人,则如之何?”

  孟子曰:“执之而已矣。”

  “然则舜不禁与?”

  曰:“夫舜恶得而禁之?夫有所受之也。”

  “然则舜如之何?”

  曰:“舜视弃天下犹弃敝蹝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

  桃应问道:“舜做天子,皋陶做法官,要是瞽瞍杀了人,应该怎么办?”

  孟子说:“逮捕他就是了。”

  桃应说:“那么舜不阻止吗?”

  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逮捕他是有法律根据的。”

  桃应又问:“那舜该怎么办呢?” 孟子说:“舜把抛弃天下之位当成抛弃破鞋子一样。他会偷偷背着父亲逃跑,沿海边住下,终生开心,快乐得忘掉天下。”

  桃应给孟子提了个“道德两难”的问题,就相当于有人问,老婆和老妈同时掉进水里,你先救谁一样。既然是两难的问题,就应该“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孟子看来,孝是人伦中较重要的美德,没有人伦关系的润滑,世界将是一个互相残杀冷酷可怕的地狱。因此,贵为天子的舜既不会破坏法治而赦免父亲,更不会破坏人伦,把父亲抓起来。在温暖的亲情面前,权力不过是过眼烟云而已。他也只能放弃天下带着父亲逃走,过无忧无虑的日子。这种“亲亲相隐”的思想,从性善论的逻辑上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仁者爱人,提倡社会的和谐、家庭的和睦与内心的平和,假如舜大义灭亲杀了瞽叟的话,这固然在法律上无可厚非,但这损害了儒家的“仁”、“孝’的原则;假如舜利用权力赦免了瞽叟,这又损害了儒家的“义”。因此,在亲情和权势面前,孟子选择了前者,所以他认为舜肯定会放弃天下的王位,带着父亲躲起来,圆满解决道德两难的问题。这就是亲亲相隐的原则。

  在中国古代的法律中,亲亲相隐的原则,已经上升为一种法律。也就是说,在的情况下,你要是不顾血缘关系,去告发自己的亲人的话,那么你这种行为就是犯罪。比如唐朝法律就对这种原则做出了具体的规定。第一,亲属有罪相隐,不论罪或减刑,第二,控告应相隐的亲属,要处刑。

  当年李清照与张汝舟离婚的时候,告发张汝舟弄虚作假的时候,就被判了徒刑,不过是因为有人帮着李清照,较终坐了九天的牢就出来了。这也是体现了亲亲相隐的原则。

*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由秦学教育整理编辑发布,如有侵权请联系客服删除!
文章标签:
上一篇:王维《鸟鸣涧》该怎样来赏析?这首诗的大意是什么? 下一篇:如何理解陶渊明“采菊东篱下”中的“东篱”的意思?反映了陶渊明什么情怀?
  • 热门课程
  • 热门资讯
  • 热门资料
  • 热门福利
亲爱的家长(学生)您好:
恭喜您,您已经预约成功!
同时你将获得一次学习测评机会
+年级学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