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阶段的物理学习,直接关联高考备考的效率与最终成绩,准确掌握核心知识点是提升解题能力的关键前提,以下整理的高三物理知识点速记内容,看看你都记住了吗!
一、高三物理知识点速记
1、牛顿第二定律的定义
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F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2、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式
∑F=ma,∑F表示物体受到的合外力,m表示物体的质量,a表示物体的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规定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是N)为:使质量是1kg的物体产生1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N,即1N=1kg·m/s2。
3、牛顿第二定律的六个性质
(1)因果性: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若不存在力,则没有加速度。
(2)矢量性:力和加速度都是矢量,物体加速度方向由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决定。牛顿第二定律数学表达式∑F=ma中,等号不仅表示左右两边数值相等,也表示方向一致,即物体加速度方向与所受合外力方向相同。根据他的矢量性可以用正交分解法讲力合成或分解。
(3)瞬时性:当物体(质量一定)所受外力发生突然变化时,作为由力决定的加速度的大小或方向也要同时发生突变;当合外力为零时,加速度同时为零,加速度与合外力保持一一对应关系。牛顿第二定律是一个瞬时对应的规律,表明了力的瞬间效应。
(4)相对性: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坐标系,在这种坐标系中,当物体不受力时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这样的坐标系叫惯性参照系。地面和相对于地面静止或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可以看作是惯性参照系,牛顿定律只在惯性参照系中才成立。
(5)独立性:物体所受各力产生的加速度,互不干扰,而物体的实际加速度则是每一个力产生加速度的矢量和,分力和分加速度在各个方向上的分量关系,也遵循牛顿第二定律。
(6)同一性:a与F与同一物体xx一状态相对应。
二、秦学教育物理高考冲刺班
秦学教育的高考物理冲刺班,凭着抓得准和强化训练的教学方法,优势挺明显的,特别适合想在短时间内突破的考生,冲刺班的核心是考点抓得准,老师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们对高考出题趋势、常考考点和评分规则研究得很透,能直接针对学生最薄弱的地方,比如力学大题、电磁场难题或实验题设计思路)通过专题和模块的密集训练,快速理清楚知识框架,打破思维定式,如果想要了解更多详细信息,欢迎拨打电话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