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十余所高校自主招生章程一经公布,社会一片哗然。高校不仅仅缩减了自主招生的名额,更是不同程度的进步了自主招生的申报条件。自主招生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如今的自主招生严管是否矫枉过正?2019年的自主招生谁是较大受害者?今后的高等教育招生又会何去何从呢?
一、自主招生发展路,乱象丛生?
2003年,我国开始试点自主招生,探索“多元化的高等教育选拔录取模式”;参与自主招生的高等院校,从22所逐渐增加到了2015年的90所,这其中绝大多数都是工程高校;从2015年到2018年,参与自主招生的考生人数逐年攀升,2018年达到80多万人,接近高考总人数的9%。
伴随着自主招生如火如荼的发展,各种乱象也是不断出现。
不少高校,放宽初审条件,严格控制终审,绝大多数报考这些学校的考生,花费了巨大的精力,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结果。
不少机构,大肆宣扬自主招生的优势,人为的掩盖他较低的较终通过率,更是利用高校自招章程当中各种语焉不详的标准,贩卖专利、论文和证书,且通过初审不退费,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不少家长和孩子,从初中开始做各种准备工作,参加各种比赛、各种研学,努力获取各种证书,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既浪费了金钱,也浪费了时间。
二、严管与减招,矫枉是否过正?
已经公布自主招生章程的高校中,招生人数大部分减少了40%-50%,武汉理工大学更是从2018年的450人,减少到2019年的100人,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政法大学减少的不多,与往年基本保持一致。
在自主招生资格的要求方面,中国政法大学和北京林业大学同样是学校中比较宽松的,更多的其他高校,将往年的省二、省三要求,替换为省一以上,分数的幅度,从往年的30分,乃至一本线,改变为20分为主。
除了学科类竞赛的“硬指标”,一些含金量比较高的比赛证书,像明天小小科学家、青少年科创大赛等,也很少有院校将其设置为入门标准。而论文、专利等偏软的指标,更是被丢弃在一旁。
严管是应该的,但是减招是否也是需要的呢?恐怕未必!以往出现的问题,用严管基本是可以改善的,标准的大幅度增强(的省一基本在10000人左右,与自主招生名额几乎相当)和减招(各校基本没有用足招生名额的5%)在这里面体现的,更多的是高校的谨小慎微。
三、一朝变天,对谁较不公平?
虽然在2017年已经有过《关于严格高校自主招生资格审查和考核工作的通知》相关政策,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看到的是自主招生范围的不断扩大,参与人数和录取人数的不断增多。
所以在2019年,当《关于做好2019年高校自主招生工作的通知》以及“十严格”的落地执行之快,让人感觉措手不及,也是正常的。
这次的自主招生收紧,对于文科方面有突出才能的孩子,以及能在学科竞赛中取得省二、省三的孩子,可能是较不公平的。
前者参加过的作文大赛、英语大赛的证书,可能被高校审核排除在外,后者因为证书不够硬,也只能对自招望洋兴叹。
四、未来,高招何去何从?
未来自主招生这一录取方式何去何从,还要遵从政策导向,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从过往的经验来分析,短时间之内再次大范围放开,是不现实的。
对于高校而言,积极地探索综合评价的招生模式,规范好综合评价的实施标准和过程是当务之急。毕竟现实情况告诉我们,单一通过高考裸分录取,的确不适合高端人才的培养。
对于家长和孩子们来说,在整个收紧的空间内,不要过于悲观,还要敏锐的抓取有限的机会,有真材实料的孩子,更要懂得利用好眼下的机会。
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在中国传统文化或者中医领域,有突出成绩的考生;比如武汉大学对于获得过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或者团组织表彰,想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考生;比如哈尔滨工业大学对于自己所报考领域,有特别表现、成果并且有证明材料的考生,都是“网开一面”的。
未来除了裸分录取之外,对于其他高等教育招生方式的探索不会停止,像省的“三位一体”,像山东、、广东等省份的综合评价招生,像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等高校的独特招生方式,都会更多的受到关注。而如何制定与招生方式相匹配的、公平公正的制度,也将会是社会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