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对于管仲的评级是的高的,有颂扬就相对的会有一些争议。就管仲的评价,孔子在《论语》中曾经对其做过相应的评价。今天小编就和大家一起来看看孔子对于管仲到底是褒扬还是贬抑!这里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管仲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而孔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这两个思想之间的摩擦会有怎样的火花呢?一起来看看!
在孔子的时代,孔子也就是个有过短暂的从政经历的人,周游列国根本就不被重视,顶多被当成是国老,当成是花瓶,在地位上根本没办法与管仲相比。但是孔子却对管仲有过四次评价,三次批评,一次表扬。看那样子,心里对管仲还有点看不起。难道是孔子抬清高太狂妄?其实孔子是个很理性的人,也是一个很谦虚的人,那么他为什么对一代名相管仲的评价不高,甚至要批评他呢?好玩的国学认为,这主要是他们的立场和思想不同。
我们先来看看管仲。管仲是春秋时期较厉害的政治家之一。管仲,名夷吾,字仲,谥敬,世人尊称为管子,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 ,是中国古代的经济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誉为"法家先驱"、"圣人之师"、"华夏文明的保护者"、"华夏第一相"。齐国第一个称霸,没有管仲,是很困难的。
我们注意到,孔子是儒家的思想家,而管仲是法家的思想家,二者的思想立场不同,当然就带来了他们观察事物的角度不同,再往上推,较根本的是治国理政的理念的不同。
在论语中,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有四条,但基本上可以说是两条。一条是批评,另外是高度赞扬管仲的历史贡献。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孔子对管仲的评价还算是比较公允的,孔子并没有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点上,随便骂人。
第一条,是说管仲不知礼。礼是孔子的仁学的理念,这个礼不是礼貌的意思,而是秩序,是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用孔子自己的话说,就是正名。意思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也就要遵守什么样的规则和标准,但管仲没有遵守。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 “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孔子说:“管仲的器量还是小啊!”有人问道:“是因为管仲吝啬吗?”孔子回答说:“管仲有三处采邑,派人办事都不用兼理,都派专人,他哪里称得上是吝啬呢?”“那么管仲懂得礼制吗?”孔子说:“国君在门前设置屏风,他也在门前设置屏风。国君为了与诸侯友好会盟设置放酒爵的土台,他也设置这样一个土台。如果说管仲懂得礼制,那还有谁不懂得礼制?”
孔子批评管仲越礼制。本来是国君应该享有的特权,管仲却仗着自己位高权重越礼,这就是管仲的错误。
第二个方面,是回答弟子的问题。管仲是个很复杂的历史人物。他本来跟着公子纠与后来成了齐桓公的公子小白争夺王位,公子纠失败以后,又跟着公子小白,辅佐他成就了争霸的大业。所以,弟子们对管仲没有从一而终表示不满。认为他是个不仁的人。但是孔子认为不是这样们,孔子认为管仲的历史贡献很大,算是个仁人。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子路道:“齐桓公杀了他哥哥公子纠,召忽自杀殉节,管仲却没有自杀。如此说来,管仲算不得有仁德吧?”孔子道:“齐桓公多次主持诸侯间的盟会,没有使用武力而制止了战争,这都是管仲的力量啊!这就是他的仁德了!这就是他的仁德了!”
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子贡问:“管仲不能算是仁人了吧?桓公杀了公子纠,他不能为公子纠殉死,反而做了齐桓公的宰相。”孔子说:“管仲辅佐桓公,称霸诸侯,匡正了天下,老百姓到了今天还享受到他的好处。如果没有管仲,恐怕我们也要披散着头发,衣襟向左开了。哪能像普通百姓那样恪守小节,自杀在小山沟里,而谁也不知道呀。”
这两个评价,体现了孔子开阔的胸襟和灵活多变的思维方式。本来孔子是不轻易说别人是仁人的,但说管仲是,为什么呢?因为管仲为人类做出了巨大贡献。孔子说明了齐桓公之所以成就霸业,全靠管仲的治理,天下归心,较直接受惠的是人民,不论从民风、生活、文化等各方面都有很大的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