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容易被欺负,胆小懦弱,并且学习也不自觉,爱玩手机,到底该怎么办呢?如果孩子出现了以上问题,家长们就要格外注意了,这几个问题,看似不是一个问题,但是,都跟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脱离不开关系,孩子容易被欺负往往是缺乏自信,爱玩手机,有可能是沉迷于网络世界,大家都知道网络世界是一个强大的虚拟世界,可能孩子在网络世界里面会找到自我!
简单分析了几句,不知道家长有没有发现和自己的孩子有的相似之处,下面小编具体分析一下,希望能帮到大家!
一、为什么沉溺手机?
通常孩子玩手机,就两种大类:1. 娱乐;2. 社交。
娱乐类包括了抖音、微视等短视频平台,孩子能从中找到自娱自乐的方式,这种娱乐类的APP不需要孩子有什么互动,不需要有朋友;
而社交类,就包括了游戏。游戏除了满足孩子短暂的快感外,还让孩子可以“操控自己的人生”,很多在现实中失去存在感的孩子,在网络上却是大神般的存在。
在现实中,他们饱受欺凌,没有人认同他们,说话也没人愿意听,但是在游戏里面,他们可以自由操纵人物的行为。这是在换一个环境寻求自我价值。
如题主所述,孩子备受欺负,现实生活中他自我感觉“没有地位”,也无力反抗,更没有玩伴,那么把这种情绪转移到手机游戏中,就可以理解了。
二、成绩不好与易被欺负
这是相互关系,或许有些家长会认为是游戏导致孩子成绩不好,但事实上,沉溺游戏只是较终结果,单纯的阻止孩子玩游戏,并不能让孩子的成绩有变化。
1. 被欺负引起的压力
真正影响孩子成绩的是“易被欺负”。被欺负的人,心理压力大,因为做什么都得小心翼翼,生怕一个不小心,那怕动一下都会引起对方的注意,甚至希望自己完全从对方的视野里消失。
孩子把注意力都放到了“消失”上,变相的就削弱了在学习上的注意力。成绩下滑是必然事件。
2. 成绩不好引起的放弃
当一个孩子面对困难的时候,他会选择勇往直前或者是放弃,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作出较终选择?这取决于孩子的对这个困难的认知以及所得荣耀感。
作个设想,孩子被欺负,他希望自己能够强大起来,他试过反抗,但是无效,反而被欺负得更加严重,父母的帮助并没有给孩子起到实质的作用,而父母同时还因为成绩而批判孩子,孩子自身希望能通过成绩证明自己,但实践的时候发现,自己根本没办法把注意力放到学习上,他时刻得防备欺负他的人,即便努力的把注意力放回学习上,但所取得的进步不大,渐渐的也越来越跟不上课程,所以他只能选择放弃。
#p#副标题#e#
三、怎么办?
前面的长篇大论,是在分析孩子的问题,只有抓到本质的原因,我们才能有效的解决问题。
做一下梳理:易被欺负引起成绩差、沉溺游戏是另一种反抗途径,易被欺负的原因是缺乏自信。
修复自信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也不是一些文章里面所写的简单方式就可以。作出以下建议:
1. 帮助
在学校里面,家长和老师不可能一直盯着孩子,而欺凌者则常伴孩子身边,让孩子找老师的方式基本不可行,因为被欺凌时,甚至连逃脱都需要异常大的勇气,此时孩子没有。
让孩子结伴而行,首先孩子得有伴,再者这个伴需要有勇气帮助孩子,跟孩子同行。此时孩子没有。
求人不如求己,我们能给孩子的帮助,是为孩子“撑腰”,正式的撑腰。
为孩子保留被欺负的实质证据,甚至可以要求查看视频(如果有),确定欺凌者,坚定的给孩子一句“爸爸妈妈相信你,支持你,不用怕。”
2. 行动
通过老师,联系对方的家长一并到场,当面教育。
需要双方家长及老师都在场,尊重了老师,也让老师、孩子以及对方家长、对方孩子知道,我们不会忍气吞声。
3. 防身之术
有一些家长会选择让孩子去学武术、学跆拳道用来对抗欺凌,可学习需要时间成本,等学成能达到防身的地步,已经为时已晚,解不了燃眉之急。
我们应该教会孩子简单直接的防身招数,例如被对方抓住时,直接掰对方的大拇指就可以让对方瞬间无力,当还围攻的时候找到墙角抱头蜷缩蹲下(请查找相应书籍并实际和孩子进行模拟练习);
4. 需要时的震慑
在美国,就有这样的群体,一群机车党到处为被欺凌者撑腰,解决被欺凌问题。他们只需要集体在校门口接孩子,并让对方看见孩子是有一群彪悍的人保护的,对方就不敢再欺负孩子。
这些机车党有明显的特征:纹身,彪悍,乱七八糟的发型,总而言之,就是让人看起来觉得不好惹。
当然我们国内并没有这样的群体,但是有另一个群体:群众演员。请一些演“混混”的演员,放学时一起到学校门口接孩子,让对方孩子看见,自然起到相应的作用。
但只是表面上的心理震慑,不能去吓唬对方孩子,更不能去攻击对方孩子,无论何种方式。此方式慎用!
5. 修复成绩
除了找到知识断层,更重要的是家长和孩子心态的修复。
这就要求孩子和家长放下过高的要求,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相对来说,对家长的要求更高,因为这需要不断的变着法子的鼓励孩子。给孩子他信力。
设定大目标:90分;切割成小目标:60,65,70,75,80,85,90;根据知识断层为进攻方向,逐步攀登。每一个阶段的小目标都可能万分艰难,甚至可能会出现倒退的情况。要坚定不移的和孩子一并前行。
6. 修复沉溺手机游戏
基本上,解决完上述的问题,孩子已经不会再沉溺在“操控人生,寻找自我价值”的游戏里面,但是游戏给孩子带来的快感并没有解决。
当一个孩子沉溺游戏,原因只有一个:太无聊了。也就是生活中没有比游戏更好玩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我们要从这个方面入手,多带孩子参与户外的活动(不是什么兴趣班),周末到郊外钓鱼,到体育场慢跑,打一场亲子篮球...重点在于把孩子的生活内容充实起来。